U小说 > 天道酬勤 > 宜昌边边(261)

宜昌边边(261)


宜昌边边(261)

        △1957年公私合营后的宜昌街头

        二。六一、国内栲胶第。一厂(3)

        《红楼梦》中有一名句:”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利民化。工。厂就是如此。度过了1953年的艰苦奋斗、1954年的洪水洗礼,到1954年的8月,基建和安装工程基本上就绪,政。府又抽调huang宽炎等六人进厂,将西坝力工榨油厂的厂房作价三千万元作为投资,由工商局动员湘鄂旅社负责人周湘廷投资二千万元,资金方面不足部分则由人。民银行贷。款2亿多元予以解决。

        1954年9月份利民化。工。厂开始试车,基本上还顺利,经过短期的调整,10月就正式投产了。也jiao喜事成双。这时政。府也批准了利民化。工。厂的公私合营,在1954年底对企业进行了清产核资。在支付补齐职工工资后,私方资金略有亏折,约计为八八折,即原投资一千万元,核资实数为八百八十万元,据冯锦卿回忆说:”这在当时新建各厂中是zui好的。”

        公私合营后,政。府任命赵步云为厂长,经私方人员协商推举冯锦卿为私方代。表,担任副厂长,私方人员中,王次槐为供销股长,王士杰为财会副股长,huang定海、黎长寿为正副车间主。任,李林为工程师。而市政。府作为公方投资八亿元,无疑对工厂的发展更是如虎添翼。1955年chun,公庆烟厂的部分人员也转到利民厂,李耘农被任命为副厂长。加上这一年中还增加了不少人员,充。实了各个部门,使得这年全厂员工总数达七八十人。

        据冯锦卿回忆,尤其令人振奋的是:

        --李林工程师住在上海订购机器设备期间,曾由宜昌寄去红根、橡碗原料各一百多斤,利。用仁记化。工。厂的设备试制固体栲胶,已基本成功。因此公私合营政。府投资的钱,添制一些生产栲胶的机器设备。1955年初,一方面仍生产单宁酸,一方面扩建、安装栲胶设备,将单效蒸发器改为三效蒸发器,增添了两组浸渍木桶,增加了净化设备,增添了烘箱,添了一台蓝开发的两吨旧锅炉,在这年下半年栲胶产品也正式投产了。生产的栲胶有三种:红根栲胶,是以红根百分之九十为原料,se泽红,宜于鞣轻革。橡碗栲胶,是以橡碗为原料,se泽较黑,单宁含量高,宜于鞣重革。红橡栲胶,是以红根百分之四十橡碗百分之六十混合原料,se泽红艳,鞣轻重革都适宜,很受用户欢迎。

        利民化。工。厂面临的首先是生产技术和产品质量问题。冯锦卿回忆:

        --由于栲胶工业当时在我。国还是一个空白点,只有陕西石泉县有一家小栲胶厂……但尚在试验阶段。没有现成的生产技术和操作经验可作借鉴,完全要靠自己一步一步地mo出一条路子来。厂里工人除公庆烟厂转来的外,其余对工业生产全是门外汉。工程师及化验部门,对浸渍、净化、蒸发、gan燥各个生产过程的温度、真空度、时间,以什么标准为zui好,每道工序的试验,都是百次,几百次,有的甚至千次,取得很多不同数据,测定其标准。

        --如生产红根栲胶,发生泡沫外溢问题时,赵厂长同李工程师在车间连续多天通宵跟。班观察,zui后mo索出加磺化油消除泡沫的方法。有些情况,虽然化验室测定了标准,但在设备内大批生产,毕竟又有不同,还要在生产中实践。当时厂里工人学习是认真的,学技术的要求是迫切的,为了工作从不计较时间,有的工人下了班也不走,还看下班的操作,所以栲胶投产不久,生产和质量都稳定下来了。在利民厂的建厂设计、产品试验、质量提高等方面,李工程师是付出了许多心血和辛劳的。


  (https://www.uxiaoshuo.cc/32451/32451244/92957135.html)


1秒记住U小说:www.uxiaoshuo.cc。手机版阅读网址:m.uxiaoshuo.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