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小说 > 天道酬勤 > 宜昌边边(262)

宜昌边边(262)


宜昌边边(262)

        △1958年龙舟赛,可见西坝烟囱林立

        二六二、国内栲胶第。一厂(4)

        利民化。工。厂率先在国内生产出来的栲胶当时无疑就是一个突破,也是一个首创。因为在此之前没有国产品,我。国制革工业每年需用栲胶约12000吨至15000吨,全靠向国外进口,而且来源是南非、英国等地,当时帝。国主。义对我。国还在进行全面经济封。锁,加之建。国之初我。国的huang金、外汇还十分有限,进口价。格昂贵。

        经过技术人员、全厂职工与车间工人的努力,利民化。工。厂的栲胶质量在试制中稳步提高,到成品出库,红橡栲胶的单宁含量55-57,不溶物2-3,水份18以下,纯度72以上;红根栲胶、橡碗栲胶的质量都基本符合用户要求,略低于进口的僧蚝牌栲胶,突破了国际反华势力的经济封。锁,一经试制成功就轰动一时,产品销路随之打开。1956年秋,宜昌地区五金化工站就主动洽谈包销,随即全部包销。产品调运的城市有上海、武汉、北京、重庆、成都、徐州、南昌、安庆、邯郸、石家庄、南京、湘潭、焦作、沈阳、辽阳、丹东等三十多个大、中城市,已成供不应求之势,不少制革厂来信求援,要求供应栲胶。1958年后,利民化。工。厂生产的栲胶被纳入林业部分配物资。

        而利民化。工。厂的经济效益简直可以说是立竿见影。1954年公私合营,政。府投资的八万元(折合成新币)在1955年结算时,上交利润高达12万多元,只一年时间就全部收回投资还多。于是,政。府又加大投资二十万元用以扩建设备,这次扩建采取自力更生、勤俭节约的办法,除定型设备到上海购买外,其余的全部自己制造。又将三效蒸发器由卧式改为立式,提高蒸发功效;在沙市只花八百元当废铁买回两台报废的锅炉,经过修改为一台四吨锅炉,大大节约了扩建资金,而且基本上是边生产,边扩建,到1956年栲胶年产量就达九百吨,盈余二十多万元。

        据冯锦卿回忆;

        --1956年初,市。委见厂里生产好,利润大,办公条件差,批了2万元(新币)建一栋办公楼房,赵(步云)厂长召集股室人员商议后,决定不盖办公室,再艰苦几年,把这笔钱扩建栲胶设备,增加栲胶产量,适应市场需要。当时中。共湖北省委工交部,编写了一本《勤俭办企业的典型》小册子,介绍宜昌利民化。工。厂和襄樊棉织厂的事例,而利民厂的事例占全书三分之二。

        在1958年18期《林业科学技术快报》上刊登有李。义沣撰写的《提取栲胶大有可为--利。用红根、橡椀废渣提取糠醛》一文,文中。指出:

        --提取栲胶后的红根和橡碗废渣,还可以提出糠醛,并已由湖北省宜昌利民化。工。厂试制成功。糠醛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目前国内产量远不能满足国内的需要。用一吨红根、橡碗当中的gan废渣,即可提取50公斤糠醛(提取率5),这样就可提高废渣利。用价值45倍,今后全国如果以红根、橡碗为原料的栲胶,年产量占2万吨,年耗原料所剩废渣就有6万吨之多,则一年就可生产糠醛3千余吨,具有很大经济意义。

        在1960年第8期的《林业实用技术》上,也详细介绍了湖北省宜昌利民化。工。厂栲胶生产的经验。

        那就jiao”对着窗户吹。喇。叭--(鸣)名声在外”!


  (https://www.uxiaoshuo.cc/32451/32451244/92957134.html)


1秒记住U小说:www.uxiaoshuo.cc。手机版阅读网址:m.uxiaoshuo.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