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小说 > 汉朝在线 > 第二十八章:兄弟

第二十八章:兄弟


  (3)兄弟

  “轻轻的风,

  像旧梦的声音。

  不是我不够坚强,

  是现实太多僵硬。

  逆流的鱼,

  是天生的命运。

  不是我不肯低头,

  是眼泪让人刺痛。

  忘记吧,

  若可以,

  也算是一种幸运,

  如果一个人的心,

  只能烧出一个名。

  两个人,

  要去到哪里,

  牵着两手,

  就是个天地。

  一生啊!

  有什么可珍惜,

  流浪人,

  没奢侈的爱情,

  有今生今生作兄弟。

  没来世,

  来世再想你,

  漂流的河,

  每一夜每一夜。

  下着雨,

  想起你……”

  ---------摘自任贤齐的歌曲《兄弟》

  季布很幸运的免除一死,还当了个小小的芝麻官,虽然这个郎中和当年在项羽手的“右臂”相比相差太远了,但好歹可以安稳的度过下半生了。

  要知道他是一个败军之将,一个亡国之臣,一个不折不扣的甲级战犯,能被赦免死罪就已经是老天开眼了,还能继续当个一官半职就更是祖上积德了。

  同为甲级战犯的钟离昧的待遇就完全不同了。

  此时说起钟离昧来,还有一个人物就不得不说,这个人就是用兵如神大名鼎鼎的楚王韩信。

  这是为什么呢?因为这里有钟离昧和韩信不得不说的“兄弟”故事。

  当年韩信父母早死后,韩信选择了钓鱼这项职业来谋生,而他的副职是乞讨。

  而就是在钓鱼时他认识了“老乡”钟离昧。

  当时钟离昧也在钓鱼,只不过他是学姜太公,把鱼勾弄成直的,他虽然也是一个弱冠少年,但常常这样一坐就是大半天。

  当时韩信就不解了,问道:“你这样怎么钓得到了鱼啊。”

  钟离昧开始并没有理他,但韩信问多了,他才看着眼前这个面色菜黄但双目有神的翩翩少年,说道:“昔日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钓,他最终钓到了周文王这条大鱼,我为何不能学他也来这里钓一条大鱼呢?”

  风翱翔于千仞兮,非梧不栖;士伏处于一方兮,非主不依。乐躬耕于陇亩兮,吾爱吾庐;聊寄傲于琴书兮,以待天时。

  原来钟离昧一直在这里“以待天时”啊。

  韩信见他谈吞不凡,从今而后有事没事就和他来拉家长。韩信三岁就开始学习兵法,于是他说起用兵之道布兵之法带兵之术亦是有板有眼头头是道。

  钟离昧因此对他亦是刮目相看,于是两个志向远大的青少年,常常一谈起行军打仗的事来就没完没了。

  就这样两人成了好朋友。

  不久机会来了,陈胜和吴广平地一声雷起,拉开了革命起义的号角,而钟离昧和韩信两人先后都参加了革命起义中去了。

  陈胜“壮志末酬身先死”后,两人又相继都投靠到了项羽部下。

  到了项羽部下,他们的待遇却完全不一样。

  在那种战乱的年代,钟离昧凭着勇猛凶悍脱颖而出,很快就得到了项羽的重用。

  而文官韩信满肚子的经伦却因为深藏在腹中得不到发挥,只担了个小小的职位。

  时间一长,韩信就失望了。后来主动炒了项羽的鱿鱼,却投靠刘邦去了。于是两个原本相约共进退的好兄弟就各事其主了。

  楚汉相争的结果是项羽战败身亡。曾经显赫一时的钟离昧成了败军之将。而曾经毫不起眼的韩信成了大英雄。

  项羽死后,钟离昧也和季布一样过起了东躲西藏四处流浪的生活。后来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他听说韩信当了楚王,于是他决定来投靠韩信。

  韩信念其当年兄弟之深,自然毫不犹豫就收留了他。

  然而,在追辑钟离昧的通告鼓诱下,有极个别知情人士为了功劳就到刘邦那里告状。

  这下刘邦自然就要韩信交出钟离昧来了。

  韩信知道有人告发他了。但他此时顾及兄弟之情,还是不愿意献出钟离昧的。他知道刘邦那里还无证据,于是说自己这里并没有钟离昧,如果不信可以来调查。

  刘邦当时确实无凭无证,但通过这件事,他对韩信更多了一分疑心。

  前面已经说过,他月夜青梅煮酒论英雄时,认为天下的英雄除了自己之外,唯项羽和韩信耳。

  项羽已死,韩信就成了他的眼中钉肉中刺了。于是又是抢他的兵权,又是调换的他的封地,如果不是怕堵不住悠悠众口,他还真想直接就把他咔喳掉了,这样天下就太平了。

  然而,刘邦毕竟聪明人。他知道做事情只能一步一步来,就象一口吃不成大胖子一样,如果把韩信逼急了,一旦拉起反动的大旗那可就吃不了兜着走了。

  把韩信降为楚王后,刘邦的心里才略感坦实点。

  然而,此时韩信窝藏钟离昧的事又让他寝食难安。他心里就捉磨啊,韩信这小子是不是真想造反啊。

  当然,他没有直接派人到韩信府上去查,既然人家有心窝藏,就算你派兵去查也查不出什么来,这样还会导致君臣关系直接恶化,这肯定不是聪明的刘邦的为人处事方法。

  他选择了一个个很隐蔽也是最稳妥的方法,那就是密秘调查。

  这就内似于一些江湖收集情报的组织一样,他派了一些人去监视韩信的一举一动。

  不过这几个搞侦探的人还真不是一般的人,“飞檐走壁”的本事没有,“寻花问柳”的事情却逃不出他们的千里眼和顺风耳。

  因此他们密切监制韩府很久也没能打探出有关韩信造反的一举一动一点一滴的情报来。倒是韩信偶尔到外面泡妞的事被他们弄的一清二楚。

  这些男人的私事没有多大的利用价值。就在他们认为无法向刘邦交差时,机会如期降临了。

  每月十五,韩信都要出巡一次,这几个侦探一听就来神了,他们分工细密,记录的记录(内似于现在的文秘干的工作),摄相的摄相(限于当时条件有限,用手绘来拍摄实景),采访的采访(哪里MM多就往那里挤)。

  不知道他们是用了什么先进的科学技术,也许是把刘邦当年在咸阳见到秦始皇的出巡背景剪切下来一部分做拼凑的吧。反正通过事后的录相回放,韩信这次出巡的归模和气派一点都不比秦始皇那次小。

  当时刘邦也没有亲眼目睹韩信的出巡,叙述和画面录相全由那几个侦探来负责。因此,其中的水平和技术成份有多少,那就看他们的电脑水平和一张嘴能吹起多厚的牛皮来了。

  当年秦始皇那次出巡可是震了刘邦的,从那以后他有了一个伟大而祟高的理想:那就是想做秦始皇那样的一国之君。

  因此,当此时已做在皇帝宝座上的刘邦,看到一个小小的楚王出巡场面和规模居然可以和秦始皇和自己相比了,你说他心里能好受吗。

  那些侦探这时作出了总结性的发言了:看来那韩信确实是有造反之心啊。

  这样刘邦就把文武群臣招来议论这件事了。

  这下那些文武大臣个个主动请缨,口号一致:朗朗乾坤,清平世道,那小子居然想打劫,臣等愿带兵去讨伐。

  面对群臣一浪高过一浪的请兵愿望。刘邦自然很是高兴了。他正要指定一个人成为出征的大将时,这时陈平给及时止住了他。

  他说论行军打仗连战神项羽都不是韩信的对手,现在朝廷中又有谁是他的对手。再说人家还没有反,这样派兵去不是逼人家造反么。

  刘邦被他说动了,取消了直接派去攻打的念着。但他心里一天不除韩信就一天不安了。

  本书首发来自,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


  (https://www.uxiaoshuo.cc/82/82242/4313027.html)


1秒记住U小说:www.uxiaoshuo.cc。手机版阅读网址:m.uxiaoshuo.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