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小说 > 匪盛年代 > 4-6南京保卫战

4-6南京保卫战


  八路军115师以最快速度打扫战场,负责主战场右翼的686团已经跟大同过来的日记前锋交火了,武器好是好,这就是弹药损耗太严重了。

  板垣征四郎在历史上可是大大有名的人,九一八事变就是他一手策划的,这个事变直接导致了东北军的大撤退,整个东北沦陷。

  板垣征四郎在四月份刚刚从欧洲回国,被任命为日军精锐第五师团师团长,从广岛出发,经过朝鲜釜山,一路过来,几乎横扫一切阻碍。

  他带领的装甲战车中队,在靠近外围战场的时候遭到了阻击,令他诧异的是,在他的印象中,没有这么一支部队,武器强大的火力,兵员极高的素质,让他感觉不安。

  板垣征四郎的第一波冲击被打了回去,板垣决定等待第11联队和大同驻军的增援,还是觉得不妥,然后给华北方面军司令部,再次请求增援。

  而八路军在打扫完战场后,已经撤出了平型关南北段地区,负责阻击的晋绥军先行撤退,八路军686团在团长李天佑的指挥下,借着夜色也撤离了阵地。

  八路军在平型关地区取得的战绩,在晚上时分以最快速度跟陕北党中央汇报,在天亮的第一份报纸上,头版头条就是平型关大捷。

  这样的成绩给了晋绥军一个假象,给了阎锡山一个假象,更加直接的是给了南京政府一个假象,日本绝对也不是战无不胜嘛!

  国际上各大国都对苏联红军,突然配合日军入侵中国,丝毫不感到意外,大国外交都是强权外交,被人欺负到头上了,必然会有报复的一天。

  苏联红军的特遣编队和日本第九师团,第一师团,在一个县级保安团手里遭到重创,这在大国不是秘密,所以世界大国都不认为苏联这是入侵,而是教训。

  不过世界各大国,却傻眼了,在短短的一周后,世界一片恐慌和哗然,苏联远征军,第一方面军在三天时间内,攻破了广州,第二方面军攻占了福建福州。

  华南两个大省省会沦陷,让中国军民举国哗然,而紧接着的消息,让中国军民已经世界各国惶惶不可终日,苏联红军在广州和福建攻破后,残杀普通民众。

  这样的消息在英国记者和美国记者的相机下,通过香港的报刊和杂志,传向了世界,一周后,香港沦陷,驻香港英军被迫撤离。

  苏联远征军第二方面军在福州短暂的整修后,挥师北上,从福建进入浙江,于浙江淞沪地区日军汇合,在南京被包围的第五天,苏联第二方面军的三个军赶到南京。

  苏联远征军第一方面军,也是挥师北上,意图进攻华中腹地湖南省省会长沙,桂系军队已经被苏联第一方面军,在广州守卫战中打残,只能是沿途做有限的牵制。

  南京政府当局刚从平型关大捷的喜悦中,找到了一点自信,却被苏联第二方面军的兵临城下,蒋介石政府决定迁都,走水路。

  长江口,中国大量军舰和商船,在从淞沪战场撤退的时候,被上级下令爆破和凿穿,使用最迫不得已的做饭,利用沉船堵住长江入口。

  苏联太平洋舰队和日本联合舰队,在长江口被堵整整一周时间,这也是为什么南京城围而不攻的原因,日本跟苏联合作后,也风行火力至上,不做不必要的牺牲。

  也就是这些沉船给国民党政府的迁都,赢得了最后的两天时间,当官的往往是跑得最快的,坐飞机,坐轮船,坐汽车,怎么快怎么来。

  但是对于普通民众和商人以及市民,却被守军给拦了下来,日军和苏军的包围就留了这么一个口子,却被自己的军队也堵死了。

  日军和苏军的意思也是围三缺一,在这个口子外面布制了大量兵力,他们等出来的只是少量民众,没有对这些人攻击,他们在等大鱼。

  这些逃走的高管和政府人员,就这么阴差阳错的逃得了性命,两天后,长江口被疏通,苏联舰队和日本舰队顺流而上,进军南京。

  南京守军以唐生智为卫戍司令,号称共有14个师十五万人,支援淞沪战役还没到战场的三十多万军队,转向南京的时候,重新接到命令,折向了武汉。

  到达南京的是淞沪战场撤退下来的10个残师三万多人,还有南京守军4个师两万,实际兵力只有八万人,南京御林军第87师88师在淞沪战役中损失惨重,在南京也是按满员给算的。

  唐生智在南京城内临时补充壮丁达三万多人,全部补充到了这十个师中,这些人根本没有经过任何训练,就发了一杆枪,没枪的只发了两颗手榴弹。

  蒋介石陪都武汉的时候,给唐生智说的清楚,不求守住南京,就是有一点,别不占而退,不然这是要被人戳脊梁骨的。

  十二月一日,南京保卫战正式打响,兵力对比中国守军八万人,日军二十万人,苏军十二万人,重武器中国军队几乎全无,苏军和日军,坦克,飞机,军舰一应俱全。

  日军在南京城下的炮兵部队,远超淞沪战场的炮兵数十倍,第一次设立了独立的重炮旅团这一级炮兵编制,还有三个野战重炮联队和攻城重炮兵联队。

  七个攻城重炮兵大队,一个重型臼炮大队,一个重炮中队,十六个高射炮队和三个后备山炮队,二十一个独立汽车队提供弹药。

  苏联第二方面军,是苏联远征军番号的第四军,第五军和第六军,苏联的军级相当于日军的师团级,没有旅级,团级相当于联队级,营级是大队,连级是中队,排级是小队,班级是标。

  苏联军队的编制跟旬县新二军的编制一样,一个军,有三个师,一个师有两个步兵团,一个炮兵团,一个工兵团和一个辎重团,方面军有自己的直辖航空师,坦克旅,由于是远征军,跟国内的方面军差别很大。

  在苏联人的资料中,特别是红军时期跟国民党军队的做作战经验判断,才做出了一个方面军有三个军的编制,并没有国内的航空师和坦克旅,防空旅等编制。

  由于中国的空军数量有限,制空权在日本军队手里,海上还有海军航空兵援助,所以给第一方面军和第二方面军的六个军都没有编制空军,坦克旅,只有师级部队配属的战车营。

  苏联军队的炮兵团火力也相当狠劲,三个军的九个炮兵团,只比日军的炮火差那么一点点,苏联全境都是平原和荒原,所以小口径火炮相当少,而日军刚好相反。

  苏军负责南京的西面,日军负责南面和东面,西面是长江,有日军和苏联海军联合舰队负责,长江也是南京城内数十万军民的唯一出路,九死一生之路。

  守卫南京的部队,只有两个师是整编制,国民革命军第87军的51师和58师,也是御林军,同样也是南京外围战首当其冲的部队。

  因为是满编制,战斗力最强,没有参加淞沪战役,所以被唐生智给摆在了最前面,而他们驻守的中华门,水西门一线,是日军的主攻方向。

  他们一连打退了日军的三次进攻,而第四次他们面对的是日军口径达240mm的重型榴弹炮,在欧洲是德国人首创,叫臼炮,炮弹重达三百多公斤。

  这种炮弹对城墙,堡垒,防御工事,几乎是一炮一个,一炮一片,给这两个师造成了重大伤亡,两座城门都被炸塌,死伤不计其数。

  日军部队在南线和东线,一共有150mm以上口径火炮七百多门,还有三百多辆装甲车,这样的优势,是不可能依靠残兵和古老的南京城墙抵挡得住的。

  中国军人有极严重的荣誉感,这里是中国的首都,以大无畏的精神守卫阵地,出现多处阵地数次守军不打光的记录,后续部队依然决然的再次进入阵地。

  没有重武器,这也是没有办法中的办法,这也是唯一的选择,炮击过后,等日军冲上来,近距离搅在一起的时候,才能对日军进行杀伤。

  日军挟着淞沪战场胜利的余威,士气非常高涨,也是日军第一次大兵团作战,还有苏军三个军的协助,他们的进攻不能落在苏军的后面,所以日军士兵也展现出了狰狞的一面。

  莫辛-纳甘步枪是苏军的制式步枪,跟旬县军工厂的三水28a型步枪,日军的三八式步枪,是同一代步枪,比八八式汉阳造先进一代,比中正式步枪落后一代,比三水32b型半自动步枪落后两代。

  苏军,在西面的进攻,效仿的是一战末期的战法,因为俄国十月革命胜利,退出一战,伺候苏军只对国内有过内战,没有出现过大规模的对内对外战争。

  苏军九个炮兵团,150mm口径的火炮数量接近了日军的重型火炮规模,超过了六百五十多门,相对的比旬县新二军的重型火炮数量还多一个层次。

  在炮击过后,苏军以战车营为先导,从南京城东面的太平门,朝阳门,玄武门,洵江门四门同时进攻,苏军的步坦协同,比日军和国民革命军要熟练的多。

  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又有四个中央军嫡系部队驻守,也就是御林军第51师.第58师.第87是.第88师四个师,他们的装备全部来自旬县军工厂。

  他们从头到脚,武器弹药和装备,是中央军嫡系中,跟南京政府以全德式军械装备的另外几个师,都是标兵师,德式的戏称是样板师,旬县武器装备的戏称保安师。

  以为自从保安团被编为新二军后,他们的军装也是国民革民军制式服装,也就有了这四个师是保安师的称呼,跟德式样板师是一个意思。

  苏联的150mm口径榴弹炮对古老的南京城墙损失有限,他们使用的是杀伤弹,而不是爆破弹,炮团近百门加农炮直射城墙,对这城墙也无可奈何。

  战车营进入太平门后,就被城墙侧面扔出来的手榴弹给炸瘫了,在夺取城墙外围阵地的时候,由于步兵保护坦克,坦克引导步兵冲击的战术,使得守卫太平门的87师损失惨重。

  没想到这坦克一进门就被手榴弹给撂倒了,还堵住了这太平门的门洞,太平门有三个门,中间是主门,这三米多宽的坦克,给斜在了这中间。[]

  温馨提示:

  在U小说阅读网发布,本站提供阅读,同时本站提供全文阅读和匪盛年代txt全集下载。匪盛年代在手机wap站同步更新,请使用手机访问m.阅读。


  (https://www.uxiaoshuo.cc/41/41893/2476020.html)


1秒记住U小说:www.uxiaoshuo.cc。手机版阅读网址:m.uxiaoshuo.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