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小说 > 匪盛年代 > 1-31天价人命

1-31天价人命


  宋子良的国贸银行总经理和中央银行监事,这两个身份都是为了显示宋子良的重要,这也是宋子文能做到的最大限度,宋美龄的三弟,宋美龄直接在总统府里给蒋鼎文发电报,指名蒋鼎文去救人,大西北,山高皇帝远,先把人弄回来再说。

  孔祥熙正上班了,他做的都是大生意,老婆一个电话就火急火燎的往回跑,孔祥熙最宋霭龄非常尊重,夫妻感情非常非常好,孔祥熙也不是妻管严,这是真正的互相尊敬,孔令华也是不怕老爸怕老妈,宋家女子没有一个简单的。

  刘夘拉着半死不活的宋子良,还有一车宋子良的保镖和被查出来的黄金,风风火火的就直接开到了三水士官学校的前院里,宋子良这才被送去医护班救治,黄金被送到学校库房暂时保管,护卫关进了学校的禁闭室。

  刘夘跟刘十三把大概情况又说了一边,等了半天,刘十三直说了句“你回去吧”!唉!刘夘答应了一声带着自己的人就跑了,他的营是战备值班营,他怕团长把他扣住留用,这里抬头都是能管住他的,他才不想找不自在。

  刘十三半天了憋不出一个屁来,好不容易写完一封电报,让高小龙去发给南京,宋子良还真不好处理,走私对于四大家族来说,就是过家家,没怎么罪名可加,扣人不放,逼急了,蒋鼎文连晚就能跑过来。

  所以只能以警察五死五伤来找麻烦,刘十三上次狠敲美国政府竹杠,这次落到了宋子文头上,不但要给死亡警察要抚恤金,还得交赎金,就以伤人杀人最暂扣,交赎金保人,这样旬县也不至于落一个好欺的名声。

  宋子文接到电报一看,心里舒服多了,这明显是为面子而做出的迂回之术,拿钱赎人,旬县方面会缺钱?旬县现在的经济年收入他中央银行行长最清楚,宋家也不缺钱,顿时宋子文觉得旬县方面的人也不是不识大体嘛!

  唯一难办的就是旬县有个习惯,只认黄金,白银,大洋和嘉业银行的代币卷,法币一概不认,嘉业银行的代币卷不具法律效力,却在西北流通,这让宋子文大银行家都想不通。

  毕竟是掌管国家财政的,宋子文利用权力调用了三百万大洋,三百万大洋一个普通县全年的税收也就十几万,宋子文走的是中央银行西安分行跟西安嘉业银行交接业务账簿,这个账簿是南京国民军事委员军火采购账户。

  账户的保管人就是宋子文自己,大洋只有在个别省还在流行,国民政府大量发行法币,回收贵重金属,宋子文还真一时半会搞不出来三百万大洋,只能借用这个账户的钱,回头想办法给补上。

  三百万大洋得得用几辆汽车来运,西安分行的大洋就是一点一点从南京挪过来的,其中有50万是要的死亡和伤残抚恤金,这价格并不比跟美国要的价格低,也算公平,其余的250万是作为宋子良等三十四人的保释金。

  陈伯仁在西安掌握着嘉业银行和顺福综合门市,舒服综合门市的货物销售都是刘顺福在打理,顺福杂货店已经在西北大多县都有分店,各县保安团团长都是刘十三的学生,这生意最近一年也做的越来越大。

  从以前的生活用品出售,到现在还经营钢材,水泥,机械零件等各种除了军火以外的所有旬县能商业制造的货物,最近两个月的收入,今年已经有望超过嘉福矿业用钢铁,铜板直接跟国家交易创收的可能。

  零售行业潜力巨大,面积铺的越大,品种越齐全,冲人拾柴火焰高,一直以来这里都是零头,给旬县整体发展帮不上大忙,以后的日子会越来越好,陈伯仁已经跟中央银行西安分行的行长做好了交接,给旬县发了钱已收到的电报。

  宋子良就是肋骨断了,内伤得调养,黄金刘十三一两没留,都给搬到了蒋鼎文派来的车上,蒋鼎文一省大员,那里有这闲工夫,是副省长来接的,宋子良在高层都是出了名的惹祸精,能避还是避的好。

  四百多公斤黄金好是好,刘十三敢找宋子文要赎金,这是因为他站理,只要四百多公斤黄金带回去,一转手三百万大洋就是一千万的零头,扣除成本,还能赚几百万。

  保安团阵亡的战士一般都有很高的抚恤金,最高的就是德纳造成的上海那一次,共产党暴动起义造成的伤亡,是按照国民革命军的双倍抚恤来给予的,警察的抚恤金比军队军人的能低一点,刘子光也是按照规定的双倍给按月发放。这次警察死亡抚恤金又是天价,高达十万大洋,警察们开玩笑,以后执行任务牺牲的时候一定要挑对敌人,不然家人只能拿每月四十大洋的抚恤金。

  吴析这两个月一直在重新整合组建情报部,丁三把情报部摊子铺的太大,人员成分过于复杂,这样虽然有利于渗透各个阶层,却不便于管理。吴析掌握情报部以后,这才知道失踪四年的天干都跑哪里去了,也在档案里看到了十二太保中其他十一位的现状。

  吴析最近才把情报部所有人员的名单梳理完毕,然后下的第一条命令就是寻找吴尊,吴尊是吴析父亲的对外名称,实名吴子阳,父辈一行五人三十二年前失踪,至今下落不明。

  四年前胡家,叶家,耿家,罗家的子字父辈集体出去寻找,至今也是下落不明,他们商讨过的结果是,要么全军覆灭,要么是找到了线索被困,最可能的是找到了,却被什么事情留下来了。

  情报部的花销不是一般的大,主要是用来收买情报,全靠自己培养情报人员,也只有上升到国家级才可以,情报部的要求不高,掌控旬县周围,关中,陕北,甘肃,宁夏等周边地区的情况就足够了。

  以前铺那么大,那是没有经验,现在才发现,得到远处消息,还不如看报纸了,所以只要掌控周边环境就可以了,国家大事自由人头疼,把自己的这一亩三分地看好了,才有精力去思考别的。

  情报部所有记录在册并且还在旬县的共产党员,都被陆续请离了县境,还有一些重点嫌疑对象,里面高居首位的是三水士官学校军事总教官程元,徐莹,玉竹和王琼也都在里面,程元名字后的备注里显示,他的级别比徐莹还高。

  这册子是刘十三交给他的,这说明团长对这些也都了解,吴析在程元的名字后填了个圈圈,就不再里他了,这册子,他看了好几遍了,情报部有择选情报的人员。

  这些人都是三水士官学校情报班毕业的,最终进入择选的人都是精心挑选的,他们从成千上万个送来的消息中,择出最最重要的交给吴析,吴析再加进册子里,几千几万消息不一定有一条能选进这本册子,但是会录进档案里保存。

  警卫连和情报部联手请共产党员离开的时候都是从北门送走的,送到了华池,也就是程勇的驻地,这里已经是陕甘宁根据地的边缘了,如果不是程勇和刘志丹有点交情,这里估计也被红军的三个游击队给扫几遍了。

  共产党的关中特委和刘志丹领导的西北红军也都理解,在华池数次接走了被清理出县境的党员,这些党员都并入了游击队,继续参加革命工作,如果换个地方或者换个现在,他们能逃出来几个。

  对于隐藏深的共产党员,刘十三也没办法,凡是也不能做的太绝,他已经发现很多地方跟历史有点点小差距,但是大方向没有更改,从现在开始要给跟随自己的弟兄们谋一条生路。

  去年的九一八事变,刘十三所学习的教科书上明确指出是张学良的东北军,得到了蒋介石的不许抵抗命令,才致使东三省沦陷,而事实是这命令是张学良自己下的。

  刘十三和张学良数次合作,张学良在电文中也给刘十三抱怨过,单凭东北军是没有能力抵抗日军的,而日军却在一直找借口,想挑起事端。

  在张学良自己看来,东北军如果跟日军交战,根本不会得到来自南京国民政府中央的任何援助,结果只会丢掉东北领土和损耗东北军的军事实力。

  所以张学良一直严令,东北军民“打不还手,骂不还口”,不给日本人任何挑起战端的借口,而蒋介石的不抵抗,则是为了贯彻他的“攘外必先安内”的大思路政策路线。

  两者有质的区别,不抵抗命令和撤退命令是张学良于事件爆发当日下达给东北军的,东北军防守本来就空虚,号称三十万的东北军,正在关内跟石友三大战,蒋介石知道事件爆发的时候已经是第二天晚上了。

  所以张学良逃入关内一年,四处飘零,想进入山西到旬县暂居,被刘十三直接拒绝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东北军的装备可比去年的国民革命军装备要好的多,请神容易送神难。

  东北军只有部分爱国官兵留在东北自行组织抵抗,由于没有指挥官,都宣告失败,而热河十多万守军,在张学良保存实力放弃抵抗的命令下再次丢弃热河逃跑,上演了128骑夺承德的耻辱,中央军和西北军经过拼死抵抗,才终于将日军阻拦在长城外。[]

  温馨提示:

  在U小说阅读网发布,本站提供阅读,同时本站提供全文阅读和匪盛年代txt全集下载。匪盛年代在手机wap站同步更新,请使用手机访问m.阅读。


  (https://www.uxiaoshuo.cc/41/41893/2475065.html)


1秒记住U小说:www.uxiaoshuo.cc。手机版阅读网址:m.uxiaoshuo.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