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小说 > 匪盛年代 > 1-15 全面失利

1-15 全面失利


  吕佑乾当然知道旬县守备旅有骑兵,可是非常确切的消息是,这支骑兵在宜县,距离这里那真是山高水远。

  领这次领导暴动的所有人气愤的是,无论骑兵营还是特种连,居然安插不进去任何人。

  这两支部队是他们最后处理的目标,现在不在考虑范围,不过吕佑乾再次碰到了不可思议。

  当吕佑乾带领人往县城撤退的时候,居然有骑兵追他们,他一连说了四个不可能,当骑兵转过拐角出现在他们面前的时候,除了吕佑乾周围的几个人,其他人再次一哄而散。

  出发时近千人的队伍,这时候就剩了不到这十个人,骑兵连没有去追其他人,只要抓住带头的,其他人是跑不出县境的。

  共产党人的政治工作宣传工作是很有成效的,坏就坏在没有真正掌握对手的实力,新组建的队伍也没有进行整合训练,甚至连组都没有分。

  领导起义暴动的没有一个人是懂军事的,没有一个是参加过战斗的,甚至没有一个是参加过军事训练的。

  吕佑乾是第一个被抓的领导这次暴动起义高层人员,直接被骑兵带回了工业基地,高小龙带着骑兵在县城东门转了一圈才带队撤回了工业基地。

  被打散的工农革命军只有少部分跑回了县城,一进县城东门就直接关闭了东门,骑兵再厉害也没可能冲上城墙来。

  徐才升正在县政府主持旬县苏维埃政府的安排工作,听到工农革命军被打散了,立即开始组织城里的工人和农民上城墙准备防守。

  徐才升在东城楼上看到了高小龙的骑兵离去,这才赶紧让人通知其他各路人马再快点,如果县城丢了,就是其他人马打进来,也是白搭。

  旬县县城城墙是清一色的青色石头砌成的,后来还用水泥灌浆过,不付出大代价根本拿不下来,那时候所有的工农革命军还能剩多少人。

  接到徐才升发来的电报,几路人马也是有苦说不出,都低估了旬县的几个大门防守能力了。

  程永盛已经带队冲了几次了,连桥面都没有冲上去,桥头已经扔了厚厚一层尸体了。

  旬县县境有地雷和铁丝网,这是人人都知道的,能进旬县的只有这四个大门,他负责的是夺取保安团二团,拿到二团的指挥权后,他就下令二团集结了。

  天没亮所有人就集结到了职田镇职田桥桥的西面,工农革命军的指挥人员都知道,他们已经掌握了旬县守备旅的80%的力量,三水士官学校是几路人马汇合后最后的攻占地点。

  算来算去,旬县四大门的防守力量就非常薄弱了,一个门最多有一个连的人防守,还得给县境派出巡逻队伍,所以守门的力量会更薄弱,这才是他们没有连夜集合的根本原因。

  程永盛从这里出去豳县夺二团的指挥权的时候,还仔细的最后侦查了一遍,职田镇兵营里顶多一个连,他也就更加放心了。

  他们也想过向旬县四大门的驻守连队重新安插自己人,时间来不及,其实已经安插好了的,可是关键时刻,那些连队被调走了,都临时换了人马,上面命令又紧,所以大家只能硬着头皮上。

  铜川市拿到手里没半个月刘十三就出走了,二团和三团的改建工作也就暂时搁浅了,在这半个月里所有的保安团连队都临时换了驻地,在一定程度上打乱了共产党人的部署。

  如果还是守备团驻守四大门和旬县县境的话,这时候四大门最少有两个已经被占领了,也就没有这么惨重的损失。

  程永盛在二团的领导层安插了革命骨干,二团的士兵在这些人的率领下朝着职田镇的职田桥发动了最后一次攻击,如果这次拿不下来,没得选择只能撤退。

  程永盛亲自带头冲在最前面,他也豁出去了,这仗打的真窝囊,早上第一次冲锋到现在第五次冲锋。

  根本没见到一个敌人,到现在他都没看见自己在跟谁打,他只知道桥对面的职田镇只有一个连的人,如果自己这一千多人能冲过去,那就是胜利。

  陈扬都有些不忍心了,这群人怎么这么不怕死,看着桥上堆满的尸体和已经染红的河水,这群人几天功夫怎么就变得这么视死如归。

  还好给二团和三团还没来得及换装备,如果换了装备,那后果真不堪设想,只要不踏上桥面,不管是暗堡还是河边战壕或者是职田镇城墙上的重机枪,都不会延伸射击。

  程永盛也发现了,只要不踏上桥面就不会被攻击,桥面和河水里最少已经有近百人牺牲了,河岸有地雷,这是谁都知道的事,只有桥是唯一的通道。

  桥面就这么宽,冲上去只有死,程永盛选择了撤退,对方已经手下留情了,从头到尾没有一发炮弹打过来,如果重机枪延伸射击再加上炮弹轰炸的话,自己这一路人估计会很惨。

  别说保安团没有炮,旬县就是卖军火的,他们之所以选在这时候暴动和起义,就是知道刘十三不在,已经控制了80%的保安团士兵,旬县防守力量肯定薄弱。

  不止是程永盛碰壁了,共产党领导的五路人马都碰壁了,程永盛的损失是最小的。

  吕佑乾一路是最惨的,吕佑乾被活捉,队伍被打散,王波浪带的都是农民冲了一次,就没在进攻南门。王延碧带领的三团在东门第一波冲击就被打残了,东大门因为建铁轨,把原有的石门关给阔大了。

  他带领的三团加上起义农民,也有一千多号人,他也想的是守卫没有多少人,所以一个冲击就大半冲进了警戒线,损失最重的就是三团的士兵。

  农民们一看情况不对,直接都跑散了,王延碧手里现在是有四百多三团士兵了,东大门外扔了足足有三百多具尸体。

  吕凤岐带领的人本来就少,周仁涛跑了,能联系到的四团营连,不是拒绝命令,就是在出任务联系不到。

  他还没来过旬县北大门,其实不能叫北大门,这土桥镇的位置在旬县的西北角,几乎跟西大门职田镇都在一个经度了。当吕凤岐看到土桥镇的时候,他就已经放弃了,他手里的正规军少的可怜,加上起义农民一共才五百多人。

  靠这五百人能拿下这城墙,这山,他听说过马鸿逵在这里吃瘪的事。

  他当时在县城里出别的任务,还不信,后来也没有来这里看过,领导人手不够,他正好把周仁涛的四团团部给截在了这豳县这个方向,也就担起了拿下土桥镇的任务。

  曹刚站在土桥镇西城楼上,观察了一会,“算你识相”,然后让其他连长盯着,自己去休息了,共产党的这点队伍不是他要考虑的,如果想打,山上的钢炮阵地几个速射,下面的人就都能撂翻了。

  徐才升先后接到了其他四路人马的电报,都是失败,他立即给关中特委发电报,请求下一步指示和汇报当前情况。

  徐才升没有等来关中特委的回电,却等来了刘志丹的电报,刘志丹让徐才升以下所有人都放下武器,不是投降,不是妥协,只是更改错误。

  徐才升拿着电报再三确认,然后再次给关中特委发电,一直没有回电,徐才升心都凉了,开弓没有回头箭,因为刘志丹不是他的直属上司,就连其他四路人马也不是他的直属上司或者是下属。

  已经暴动起义走到这一步了,根本没法停下来,难道能和旬县国民政府谈判么,这是不可能的事。徐才升开始召集吕佑乾留在城里的工农革命军骨干,准备打游击,效仿南方工农红军的做法。

  刘志丹是收到了陕西省政府党组织的电报,关中特委因原则性错误已经解散准备重组,让他快速组织和营救起义干部,将这些暴露人员撤离到游击队活动区域去。

  刘志丹一天一夜的行进,已经到达了宜县边境,从这里开始就是旬县守备旅骑兵营的活动地盘,刘志丹已经在想怎样才能说动骑兵营让自己通过。

  陈永洲在宜县边境等了一天,终于等到了西北红军,陈永洲心里想西北红军果然狼心狗肺,帮了他们那么多次,居然暴动起义。

  陈永洲招呼大家上马,沿县境巡逻是守备团的任务,宜县拿到手里才两个月,这县境已经踏出一条路来了。

  他领的是康纳德的命令,不让西北红军踏入宜县,骑兵营快速的游动了起来,只有快速移动的骑兵群才有威慑力,扎堆站着不动的骑兵才是步枪的活靶子。

  刘志丹看到了宜县县境上腾起的尘土,他就知道徐才升那些人肯定中招了,虽然他不知道徐才升是谁,能腾出骑兵营来阻挡自己,这说明人家兵力相当充足。

  靠投诚过来的士兵和一群起义农民,没有经过任何的军事训练,没有像样的武器装备,能跟武装到牙齿的保安团主力相拼么。

  关中特委的领导们到底怎么了,难道连最基本的常识判断都失去了么,一句关中特委原则性错误就解释完了,几千人近万革命兄弟的生命就不当回事?[]

  温馨提示:

  在U小说阅读网发布,本站提供阅读,同时本站提供全文阅读和匪盛年代txt全集下载。匪盛年代在手机wap站同步更新,请使用手机访问m.阅读。


  (https://www.uxiaoshuo.cc/41/41893/2474289.html)


1秒记住U小说:www.uxiaoshuo.cc。手机版阅读网址:m.uxiaoshuo.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