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小说 > 匪盛年代 > 1-3张家归宗

1-3张家归宗


  新加坡最早是由马来西亚的室利佛逝王子西迁的时候发现的,在这里马来西亚人第一次见到了狮子,建立城市后所以新加坡城也叫狮城。

  1819年英国人以建立自由贸易港为由,逐渐吞噬了新加坡,软禁了王室,使得新加坡成了英国海峡殖民地,隶属东印度公司管理。

  最近几十年新加坡已经因为地理位置特殊,英国人的管理也比较开放,新加坡一举成为了世界第七大港口城市。

  这里驻扎有英国的三百名军人和一个总督府,新加坡原有的王室还居住在岛上,除了原有的声望,已经不具备任何权利和待遇。

  张宇析以及张宇析的父辈爷爷辈都在东南亚各国打拼了一百多年,起初他们和胡家是一起难逃的,胡家在江南躲过了。而张家一直逃到广州,坐上了去南洋的轮船,如果再晚几十年,清朝锁国,还不一定能逃的出来。

  新加坡十多万人口,华人社团就有十多家,最大的几家,其中就有张宇析的形意堂,除了授权还帮人治病疗伤。

  还有几家社团是英国,美国,日本等过的,跟张家的比起来,他们纯粹是为了地盘和利益,在新加坡人马的心中地位就差远了。

  新加坡只是张宇析形意堂的一个分支,他之所以这些年待这里,就是因为新加坡有自己内室弟子和陈嘉桦老先生。

  陈雨桐带回来的形意拳内劲运行法,他已经传授给了几个内室弟子,根据陈雨桐带回来的形意门最新规定,他也不惜余力的给弟子们开始教授形意门所有拳法,不在有所保留。陈嘉桦的死对于南洋华侨们来说,等于倒了一面大旗,能在南洋继续撑起这面大旗的也只有他了。

  “这么多人”大家都知道南洋的多个国家是张家的地盘,临到看见了还是被吓一跳,“这可不像形意门的作风,”吴析一般很少说话的,看到王琼的惊讶,他居然憋出了这么一句。

  “下去再说”刘十三摔头走了下去,张宇析站在人群的最前面,走在最前面的肯定就是陈雨桐说过的当今门主了。张宇析迎了上去,最终还是跪了下去,他想了很久了,自己的形意堂,自己一直就很强调规矩。

  这临了临了自己一把年纪给形意门门主跪一次,也给自己的弟子们做个表率,多少年了,跪天跪地跪父母,天地君亲师,门主还是占着师这一位的。

  “形意门外八门张家张宇析见过门主”张家也人脉单薄,南洋这么大的摊子,也是祖上好几辈人一代一代努力的结果。老爸和爷爷死的早,幸好有几个师叔和师兄师弟帮忙照看,不然他一个人还真忙不过来。

  “你跟我们一个辈份,别这样,”吴析看到刘十三给他使眼色,他赶紧去把张宇析扶起来。

  跟刘十三来的都是析字辈的,就是因为陈雨桐说过,张家析字辈的只有张宇析一个人了,不过他有两个儿子和七个徒弟,形意门张家不会没落的。

  “宇析,让你的弟子们都回去吧!这大半夜的,这不像我们形意门的作风,”刘十三最见不得的就是铺张浪费和做面子工程。

  张宇析赶紧让几个弟子带着大家解散,他也不想这么做的,只是张家根主宗断了两百年了,第一次见面,他想显示浓重一点,这样也好,说明了形意门还是尊承古训和门规的。

  给刘十三一行人安排的住处是在陈家,张宇析偶尔也来这里住几天,陈家的住所没有在新加坡城里,新加坡城外有两处建筑,一处是陈家的,一处就是英军的军营。

  陈家大院跟英军的军营隔着新加坡河而建,只要有心人一眼就可以看穿,这两处地方的共同点是可以快速通过新加坡河进入新加坡海峡。

  不一样的地方是英军的军营港口是军港,而陈家的就是一个小码头,一个停着百吨的军舰,一个停着几十吨海轮,应该是陈家自己购买的二手货。

  陈嘉桦去世一个月多了,以他的声望和地位,全世界各处都会有人前来吊唁,所以遗体也就放在了冰窖里。新加坡地处热带,这冰窖还是以前英国派驻新加坡的一位总督修建的,这里一年四季不见冰雪,让他很怀念英格兰的寒冷。陈家大院里的护卫都已经由张宇析的徒子徒孙代替,院子里的安全还是可以放心的,新加坡禁止私人拥有武器,治安由英国军队维护,也就是说除了英国人有枪,其他人是没有武器的。

  陈嘉桦的追悼会是在刘十三到达的第三天举行的,人们第一次看到了陈嘉桦的影响,这里出现的不止是中国国民政府的高层,就连世界强国的各国也派出了本国政府代表。

  陈嘉桦早年加入同盟会在世界各地活动过,结交过各国社会阶层的人民和官员。

  刘十三晚来了两年,如果早两年应该能见到孙中山先生的追悼会和葬礼,他就会发现这个追悼会和葬礼跟孙中山先生的相差无几。

  跟陈嘉桦同辈的老同盟会员能来到的没有几个,蒋介石改组国民党,这些人已经被剔除除政权之外,一个是年龄问题,一个是再无心思,都派了自己的子侄做代表。刘十三观瞻完遗体和献花后就离开了,他没心情看灵堂外,各势力交头接耳拉关系的场景。

  刘十三跟着张宇析的一个弟子来到了张家在新加坡的分舵,由于新加坡整体建筑都是由英国人设计和建造,所以张家的形意拳馆不伦不类的居然是英式建筑。

  进入后里面的装饰确实中国风,让人感觉门内门外两个世界,张宇析作为新加坡有头有脸的人物,他得忙到晚上才能回来,刘十三就在这里等了。

  吴析和四峰看着练武场里正在练武的人手痒痒,就给这些人开始了指点,只有四彪没兴趣坐在一边闲看。

  形意拳馆的后院挺大的,还有路直通后山,这倒是让刘十三诧异,新加坡多山,被这小楼一挡,在前面还真没发现。

  院子里零零散散的种了几棵小树,还有一条非常非常小的溪流流过,让刘十三和几个姑奶奶差点笑岔气了。

  这溪流只有碗口粗细,藏在这院子里拐了几拐消失在一个水眼里,应该是通向了下水道。整个院子有一股诗情画意的氛围,如果再加一个小亭子什么的就是真正的中国风了。

  几个姑奶奶在这院子里开始了寻宝和游玩,刘十三看了一会,也就继续回到大厅看大家练武,吴析看到刘十三进来,跟刘十三说,这里面有几个好苗子,如果能得到认真指导,以后的成绩肯定会超过自己。

  三水军校几千小孩子,吴析也没挑出几个能让他满意的,在这新加坡居然又让他满意的学生,未来成就还能超过他,这让刘十三有了兴趣。

  几个小孩子单独被吴析叫在了一边,刘十三没看出来有什么差别,就跟普通孩子一样,不禁疑惑的问吴析“没什么差别啊!”

  “你当然看不出来,相信我这几个小孩的潜力都不在八卦门董家那个董若泰之下,如果能收这几个弟子为形意门主宗传人,一定会发扬光大的。”吴析一脸红光自信满满。

  而四峰还在另一边指点成年人练习,难怪会被吴析一把捞中这么多,这么多小孩子多难缠,他们四个肯定是偷懒,跑去跟大人们交流,把这帮小孩留给了吴析和五极。刘十三发现跟自己的这些人,越来越跟自己很像,不像以前那么呆了,都知道偷奸耍滑了。

  直到天黑的时候张宇析才回来,张家归宗仪式跟陈雨桐和陈雨析没有任何关系,他俩还得陪其他客人,也就不会出现在这里。拳馆里的弟子们都已经解散了,各回各家,这里过夜的都是张宇出的入室弟子。

  张宇析的师兄师叔都在其他国家,拳馆这里只有张宇析的三个入室弟子,陈雨桐算在内新加坡一共四个。

  张宇析还没跟刘十三说几句话,就被吴析拉到一边嘀嘀咕咕半天,其他人都站在一边等着,所有人都没搞懂是怎么了。大家看到张宇析一直摇头,可能是在受不了了,才点头,吴析赶紧掏出一个纸条,递给张宇析,这才吴析笑着把张宇析领回来交给大家。

  这么多人中也只有刘十三知道他俩刚才都交谈了些什么,吴析肯定是用某些东西换走了张宇析那几个徒弟,不但换走了徒弟,这徒弟还得张宇析养着带着。

  形意门胡家,叶家,耿家和罗家在兔儿岭归宗的时候,只有刘十三和吴析见过,这次跟那次差别也不大,主要就是张家要把自己家族的族谱交出来,然后并入形意门的大族谱上去。

  形意门主宗的族谱上有两百年前各家祖先的名讳和分支,直到被人追杀四处逃散,上面只留下了五家有后续,其他的七家都在这族谱上断了两百年的传承。

  张宇析跟其他家族一样,把张家这两百年来在南洋的所有资产都交了出来,这是形意门的规矩。

  只要门派逢灭门之难,主宗会不惜余力的给各家分得大量钱财,让各家延续下去,危机过去后,各家汇拢需要交回家产,归共同所有,直到面临下一次灾难,将会再一次分家,保证各家的延续。

  张家在南洋经营一百多年,家资全部加起来还不如同样开馆授徒的耿家,张家在南洋开馆授徒并不是为了钱财,相反把从主宗带出来的钱财还撒了出去。

  张家刚来南洋的时候,这里的人们还过着非常落后的生活,受着英国人的剥削,在张家人的带领下才使得英国承认殖民地地位。

  而后的一百年里,张家一直走底层路线,解决最底层人们的生活难处,比执政者和殖民者都要做的好。

  张家开馆授徒所收的钱财,又都变成药品和生活必须品,返还给了最穷苦的人们。

  张家的资产账簿,刘十三只是看了看,然后又给了张宇析,告诉张宇析,继续按照他的想法去做,把形意拳馆的精神继续发扬。

  有难处和解决不了的问题找陈雨桐,让程雨桐给主宗发电报,一起解决。

  张家在南洋的所有武馆收支基本平衡,赚不到钱也饿不到,这在如今的社会已经很少见了,刘十三也不用给他们帮助,他们会自己在这个平衡中继续下去。

  刘十三晚上一直在想,如果未来二十年,英军撤走,日本人撤走,南洋各国进入民主阶段,张家一定会拥有非常强大的选民势力,这才是刘十三所看好的。[]

  温馨提示:

  在U小说阅读网发布,本站提供阅读,同时本站提供全文阅读和匪盛年代txt全集下载。匪盛年代在手机wap站同步更新,请使用手机访问m.阅读。


  (https://www.uxiaoshuo.cc/41/41893/2474277.html)


1秒记住U小说:www.uxiaoshuo.cc。手机版阅读网址:m.uxiaoshuo.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