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小说 > 匪盛年代 > 6-38大灾来临

6-38大灾来临


  刘子光对六十三的做法不理解,他也不好去教训刘十三,好在刘十三这些年也没有做过错事,刘子光用政令召集全县农闲农民当民工,人手不够就去临近几个县招人,人手越多越好。

  曹刚,鲁明和曾超还是连长,早上饭都没吃就被电话叫回来了,刘十三用铁丝给他们三个做了一个列子

  ,用不锈钢柱竖着每隔十米插一根,一根在边境线上一根在临县境内,一根在旬县境内,三根一条线,

  然后横着在边境线上十米远的地方同样插三根,就这么依次插,在全县的边境线上插一圈。

  刘十三的计划把三个连长吓的不轻,旬县面积两千三百多平方公里,一大半是山区,还有平原,河流和塬,塬上还有山山沟沟,这直线距离估计也有五六百公里,实际距离绝对超过一千四五百公里。

  长城号称万里,你把长城头尾相连,其实在黄土高原也就只能圈住两三个县的县境,就这还不一定够。

  长城也走山走水的,它的山险峻没得说,说到褶皱,跟黄土高原没法比。

  命令下来了干呗,他们三个回去负责教会全连这种方法,然后会把民工分成无数个小组同时开工,钢柱是标准的五米长,十厘米直径的中空钢柱,重一百斤,

  在上面每隔十厘米钢柱的两侧就有两个小铁环,要插入地下的那一米是没有的,所以钢柱的正反很容易区别。

  对于参加过旬县工业基地建设的这些农民们来说,这工程量也其实不是很重。三个连长在插钢柱的时候也做了手脚,

  凡是碰到不可插柱子的地方或者比较难的地方,就朝人家临县县境里插,尽挑省事的地方走,

  虽然绕的地方远,增加了柱子的使用量,可是速度却快了许多,有些地方是在插不了柱子,直接就在石头上用钢钎凿洞,

  然后用水泥填埋,泥土地太软的直接挖坑用水泥钢筋做地基把钢柱固定在里面,到后面干着干着,所有泥土地都采用了挖坑浇进钢筋混凝土做地基再插钢柱的方法。

  钢柱插的快,铁丝网也得跟上,保安团一营二营三营都动了起来,三营就是在救西北红军的时候俘虏的土匪改编的,

  他们的任务是用钢丝把所有插好了的柱子穿起来,铁丝半年一年就会风吹日晒雨淋锈蚀完蛋,所以这次用的是钢丝,耐锈蚀能比铁丝好一点,最少能坚持个五六年,防护效果还在。

  把钢丝在柱子上穿好以后,用长度五厘米的钢丝在穿好的钢丝上扎上去,扎紧后露出两个尖,再在它上面再扎一个,这么一个点就有四个尖刺,这可是个细致活,稍不注意自己还会被刺到,截断钢丝的时候故意斜着截断,断口是非常尖利的。

  在柱子埋设完毕,铁丝网设置完毕后,才能上第三道工序,埋设柱子和扎铁丝网可以同时进行,但是第三项可不能和前两项同时进行。

  那就是埋设地雷,在三道铁丝网之间的两条十米宽的空白处都要埋设地雷,埋设地雷的是骑兵营,埋设地雷必须分段用不同的人埋设,

  人干久了一件事就有规律了,所以在一段距离里,骑兵营每人只埋十颗,立即赶往下一个地点,埋一颗地雷的同时插一个小旗子。

  等这一段全都埋上了以后,会有人把旗子全部拔掉,而拔旗子的人是警卫连的人,因为任何防御都要给自己留一条后路,你越是把敌人防的死,自己的退路也就越少。

  警卫营会在全县境留出几个安全点,当然,安全点是非常狭窄的,也只有这几个点拔旗子的人知道,别人是不可能知道了。

  所有人除了过年当天,其他时间都是在工地上过的,保证人员休息的同时,必须保证工程进度。完工比刘十三估计快了半个月,这也是人多和雇佣的人都有经验,时间也赶的巧,农闲。

  三个月就完成了,刘十三给所有工人都多发了奖金,这时候他心里也就轻松了下来,他相信县境线上有地雷的消息已经在民间传开了,适当的时候在县境搞几次爆炸,这边境线也就安全了。

  泾河在县境内走了二十多公里,这条河也是旬县和豳县的界河。在这里架铁丝网的时候考虑半天,最后还是决定欺负人就欺负到底,把铁丝网架到了河对面,当着豳县保安团的面在铁丝网里埋雷。

  等于变相的把河圈給了旬县,而且把当初郭云海阻击土匪的那沿河路也给圈了进来,也就是说,以后从曹刚的土桥镇大门出来,走外面也可以绕到夏郡佲这里来了,而且还走的是自己的路。

  周边的几个县同时向陕西省军政当局告状,杨虎城将军这时候已经被调到河南去了,军政也分家了,

  政府主席是邵力子,一个政府主席能把关中最边缘靠近陕北和甘肃的旬县能怎么着,下令把吃下去的吐出来?

  命令归命令,谁听你的。邵力子也没办法,他总不能亲自跑一趟旬县,也就不了了之了。

  因为邵力子被另一个事给缠住了,农民家里都是今年产粮除了给地主交,还得给自己留口粮,然后才有多余的粮食换钱

  ,然后进入春天以后,整个关中万里无云,在旬县跟周围几个县打口仗的这几个月里,关中一滴雨也没下,很多人家里都断顿了。

  大量饥民涌向了县城和省城。而关中北部虽然没怎么下雨,但是也还是落了一点。旬县的大量良田都种了谷子,这是开春地一松,全县的小麦就全部被毁了,全部改种谷子,也就是小米。

  旬县的70%的地掌握在唐家和兔儿岭手里,也就是形意门手里。

  这两家带头毁小麦,其他人地主和农民都不知道怎么办,也有动摇的跟着学,也有省事的没动,这都进入四五月了,小麦发黄还只有一筷子高。而谷子已经开始抽须了。

  “只有青山干死竹,未见地里旱死粟”这句话是老先人留下来的经验总结。

  足以见小米的抗旱能力超群,不但耐干旱还既不怕贫瘠也不怕酸碱。是陕北地区,黄河流域,甚至全国干旱地区,贫瘠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

  小米的主要吃法是熬粥,也可以做干饭,还可磨粉做杂粮饼,营养价值比大米和小麦要高。

  吴析现在看刘十三就跟看怪物一样,刘子光也非常庆幸自己当时没有反对,在鲁明驻守的县境南大门外已经慢慢开始汇聚饥民了。

  真是树大招风,旬县再富裕也不可能以一县之力养周边几县的灾民,整个关中三四百万人了,就是来十分之一,也比旬县现有人口还多。

  旬县本地原住人口只有七万人,从卢旺达迁回来德国人近两万万,卢旺达熟练工人有三万人,而他们的家人小孩也有四万多人,

  这都是后来几次慢慢迁回来的,第一批德国人和卢旺达人一共才一万,他们有工资了有钱了把自己家人迁过来很正常吧!所以这三年外国人口都追上本地人口了。

  来旬县做各种生意各行各业人连带他们的家人也有一两万。旬县现在各种工厂多达四十多个,就一个钢厂就有工人两万多。

  陕西和全国各地来的工人也超过了六万多人。

  全县在册人口有二十六万。已经是整个大西北人口最多的县,西安城墙内人口才十三万,郊区郊县加起来也就六十万。

  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刘子光开始计算自己手里的资源,怎么才能在养活全县二十六万人口的同时,还要准备养即将到来的最少三十万人,想想都头大。

  刘子光想的时候,刘十三已经想到了,不能给他们白吃饭,吃了上顿就等着下顿,那那行啊!

  兵工厂产量提不上去,除了机器效率不高,还有就是因为人手不够,因为机子再慢,一块钢板冲压机一次下去,少的几个,多的几十个零件,

  时间全花费在组装上了,还有子弹的包装等,都是限制总产量的原因。

  尼斯可正在设计建造大型液压机,刘十三准备不分什么中,大,重,超重等分类,全搞超重型液压冲压机,真正的走流水线,

  一个冲压机只生产一种零件,比如设计中的这个冲压机,可以一次冲压手枪扳机两千个,换成手榴弹弹体,一次就有最少六百个。

  用来量产轻武器再合适不过,在质量上可能稍有瑕疵,按照问题进行机器修改,只要控制在千分之五的范围内,也比过去的速度快了几十倍。

  比如驳壳枪的所有零件有十三个,弹簧除外,还有十二个,有十二个重型液压机,千分之五以内的报废,十二个机器一次冲压,就等于最少有五百多把枪一次出来,

  因为枪身费材料,一台机子只能冲压五百个,两台两面也就五百吧,这两台机子能扩大一倍,枪的产量也就提升一倍。剩余的事就是组装了。

  一个熟练工一分钟就能组装一把枪,让这些饥民五分钟组装一把也行,别闲着白吃白喝就行。[]

  温馨提示:

  在U小说阅读网发布,本站提供阅读,同时本站提供全文阅读和匪盛年代txt全集下载。匪盛年代在手机wap站同步更新,请使用手机访问m.阅读。


  (https://www.uxiaoshuo.cc/41/41893/2474041.html)


1秒记住U小说:www.uxiaoshuo.cc。手机版阅读网址:m.uxiaoshuo.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