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小说 > 一个厨子的往事 > 第599章 陌生的故乡人

第599章 陌生的故乡人


  家是充满温暖和亲情的地方。

  刚出去打工的时候总是想家,想母亲,盼着过年的时候回家。后来是既盼着回家又害怕回家,因为没说媳妇,怕回家被母亲和姐姐们逼问。等结婚之后不怕回家了,却又很少回家,为日子奔波着。有了孩子之后的回家开始理解母亲的不容易,母亲老了,得多陪陪。

  大姐、大姐夫、二姐、二姐夫第二天来了,热闹一天。

  第三天金生开车来接我,转天是他大喜日子,作为娘舅我得提前到。想把儿子也领去,这小子不跟我,说在家陪奶奶,转天和奶奶一起去。

  三姐家很热闹,院里院外不少人,都是本家的和营子里过来帮忙的老乡亲。

  农村办事情就是这样,一家有事全营子人来帮忙,非常混合,有人情味。

  三姐家现在行,是营子里的烤烟大户,一年不少收入。金生在烟站上班,公务员,拿国家粮饷。说的媳妇也不错,乡医院护士。今年还买了轿子,在农村这样的日子相当不错了。

  现在大姐家、三姐家、四姐家、五姐家过得都不错,家家都买了轿车。相对来说二姐家稍微差点,那也比我强。

  看五个姐姐家日子过的这么好,有点后悔出去打工了。

  此一时彼一时,现在农村的日子好。以前种地要钱,现在不但不要钱还给补助。山上的树地也分给个人了,每年也给钱。要是辛苦点烤上五十亩地烟,比外出打工强。

  小时候总上三姑家来玩,和三姐她们营子很多人都认识,虽然十多年没在家,但看到这些熟悉的面孔还是非常亲切。和这个唠两句和那个聊一会儿,互相敬烟寒暄。一开始我还把软包长白山拿出来给人,拿出两次之后就不好意思往外拿了,人家最次都是十五块钱的黄鹤楼,很多人都抽玉溪,我的软长白和人家一比就有些拿不出手了。

  不禁感慨,现在的农村富呀。

  三姐夫的弟弟一家三口都在,在家的时候和他挺好,过去唠了几句。

  “老哥今年咋样?”我问。

  他说:“今年还行。”

  “烤烟没?”我问。

  “我没烤烟,种二十多亩地,在三井挖煤了。”

  “也挺好,至少月月开资。”

  “还行,就是累点。”

  他体格好,能干,媳妇是我们营子的,长得漂亮,是公认的大美人,就是不愿意干活,有点好吃懒做。但啥人啥命,找个能干的老公。

  三姐夫有一个弟弟两个姐姐一个妹妹,以前家里穷,和三姐结婚之后两口子没黑天没白天的干,现在日子好了,在营子里数一数二的。

  我和他们姊妹几个处的都很好,当初他家大姐准备给我介绍对象,只是我出去打工,也就作罢了。

  晚上金生烟站的领导来了,陪着喝了酒。第二天是正日子,婚礼办得非常热闹,陪着新亲吃完饭,喝了喜酒,下午回了五姐家。

  安静的陪着母亲待了四天。这四天都是我和儿子跟母亲在家,五姐、五姐夫上班,家续上学,每天晚上我把饭菜做好,喊上二婶和二叔,我们一大家子八口人一起吃饭,其乐融融。

  到第五天准备回省城的时候,儿子没玩够,跟我商量不回去,准备在家陪奶奶,但是怕他到时候想家,五姐和五姐夫还上班,没人送他。

  我问:“你想家了咋整?”

  “我不想家,回家妈妈就把我自己留在家里。”儿子可怜巴巴的说。

  “你自己能待着吗?”

  “能,我和奶奶在家。”

  五姐说:“他不愿意回去就叫他在家吧,看样是没玩够。”

  我说:“在家也行,就是想家了你们哪有人送他。”

  五姐夫说:“到时候我送他去。”

  儿子听五姐夫说送他,高兴了,对五姐夫说:“老姑夫你最好了。”

  母亲也不愿意儿子走,说:“他愿意在家就在家吧,正好能陪陪我,回去你上滨海了,他妈天天上班,也没人管他,在这咋说我还能给他做口饭吃。等他在这待够了,想他妈了,叫你五姐夫给他送回去。”

  我说:“那也行。”

  然后给林燕打个电话,告诉她儿子不回去,她听说之后也同意,毕竟回去也上不了幼儿园,她也没时间带。告诉我儿子不回去的话她准备去哈尔滨分公司办事,叫我不用回省城,直接回滨海就行,回去她也不在家。

  既然这样又在家待了一天,第二天开始往回走。五姐夫要开车送我去北票,他还得上班,加上到北票准备去马姐那看看,就没叫他送。

  到北票十一点多,给马姐打了电话。

  马姐没在饭店上班,今天她哥过生日。我开玩笑说既然不巧那就下回回来再见面吧,马姐急了说叫我等她,她现在就坐车往回赶。我说不用,叫她在家给她哥过生日,过完生日再回来就行,可以等她。

  “你一定要等我,吃完饭我就回去。”她说。

  “等你,放心吧,面条还没吃呢。”我说。

  “我哥家在泉巨永,下午三点有车,半个多点我就能到家,到家我就给你打电话。”她说。

  “行,我正好到我同学那看看。”我说。

  挂断电话站在那望天,倒是有同学在北票,但是一直没联系,也不知道他们在哪,上哪找去?自从打工之后就和他们断了联系,只是听说而已。心想有时间真得联系联系这些老同学了,不行也搞个同学聚会,挺有意思的。多年没见的老同学聚在一起,保证感慨万千。

  但是现在找不找呀。

  北票虽小,但是在大街上想找个人也不是容易的事,再说人家也不可能非得在大街上等着我找。到三点半还有四个多小时,不能总在大街上站着,得找个地方待会儿。

  到哪去呢?

  突然间发现自己是个对家乡十分陌生的人。

  这个感觉很奇怪,也很伤感,是土生土长的北票人,站在北票街头,却不知应该去哪?

  对北票市远远不如对省城熟悉。如果此时站在省城的大街上,会有很多地方能去,也有很多朋友,可是站在家乡的街头,却没地方去。

  不禁有些悲哀。

  点上一根烟,漫无目的的走着。

  十一月,已是深秋,有的人已经穿上了棉衣。街道两旁的商场外面拉着优惠大酬宾的条幅,发廊的音响放着流行歌曲。马路上的车不多,远没有省城的车水马龙。

  前面是个卖家电的商场,记得以前不是卖家电的,是副食百货,叫一百,估计现在被个人承包了。以前一百后面是农贸市场,不知道现在是不是,过去看看。

  来到商场后面,还是农贸市场,比以前好多了,以前是露天的,现在是农贸大厅,和省城的北行一样。

  从大厅门进来,首先看到的是卖小食品的。有各种糖果、干果、饼干,还有罐头,琳琅满目,各种吆喝声此起彼伏。穿过小食品区是调料区,各种调料都有,还有干货,木耳、黄花菜、松树蘑、榛蘑、干豆角、地瓜干、辣椒干,豆腐干、地皮菜等等。看到地皮菜很亲切,小时候下完雨就和五姐跑到山上去捡地皮菜,一捡一筐,拿回家洗干净,母亲给炒,非常好吃。这一晃儿多少年没吃到了,非常想。

  和卖地皮菜的老板娘唠了两句,问她能不能发货,她说少了不能发,不够运费的,要是多还差不多。我问要是多发两样呢?她说多发两样还行。

  相中了她家的地皮菜、豆腐干和辣椒干。豆腐干是纯大豆腐抹上盐晒成的,记得在家的时候夏天家里做豆腐,那时候没冰箱,母亲就把大豆腐切成厚片,抹上盐晒成干,这样长时间不坏,吃起来非常香,另外一种味道,现在想想那香味还在嘴边盘旋。辣椒干是我们北票地区的一种特产,也叫干椒皮,是本地的狗椒子红了之后,撕成块晒干的,肉厚,辣度适中,晒干之后拿水泡一下,泡到回软,用来炖鱼、炒肉、炒干豆腐非常好吃,是川椒所不能比拟的。

  和老板娘互相留了电话,心想要是用的时候给她打电话叫她发货,或者是把钱打给马姐,叫马姐上她这来买,然后发货。

  往前走是肉食区,有卖猪肉的、卖牛、羊肉的、卖鸡肉的,还有活鸡活鸭活大鹅。有点馋大鹅了,这回回来小笨鸡、鸭子、羊杂、羊肉馅饺子都吃到了,就是没吃到大鹅,心想买一只到马姐家炖了,解解馋。

  没马上买,时间够用,买完了拿手拎着还挺费事,等逛完了再买不迟。

  挨着卖肉的是卖米面粮油的,没啥逛头,看看时间没到一点,肚子有点饿,出了大厅在外面找了一家小吃部,点了盘饺子,要了个尖椒干豆腐,一杯散白酒,坐在那慢慢吃着。

  电话响了,周晓梅打来的。

  她第一句话问我回没回来,我还以为出啥事了,她说没出啥事,笑嘻嘻的说想我了。

  “说正事,我在北票呢。”我说。

  “在北票就更好了,一会儿我哥把白酒送到去北票的客车上,从黑城子发的,到北票客运站三点半,你到客运站取一下,跟司机要就行,我把你电话给我哥,我哥把你电话给司机,你知道黑城子往北票去的大客吧?”她问。

  “知道,行,到时候我取一下。”我说。

  她说的这趟大客正是马姐坐的这趟,从黑城子始发,途经泉巨永。

  “是不是先回省城再回滨海?”她问。

  我说:“不,直接回滨海。”然后说:“告诉你哥酒别带多了,带多了车上不上带。”

  “没事,能让带十斤,要是有包装的话能带一箱呢。”

  “你是不是馋酒了?”我笑着问。

  “有点------”她说:“咱家的酒好喝你不知道?李爽一直想喝,这回你正好带点儿,还有,我哥说还给带两个山兔,收拾好了,冻着的。”

  “还有啥?”

  “没了,回来请你。”

  “等着吧。”

  “真想你了小叔,不骗你,每回没咋想你,这会特别想。”

  我说:“你哪是想我,是想酒和兔子了。”

  放下电话慢慢喝酒,两点半的时候出了小吃部,先到农贸大厅买了一斤地皮菜、一斤干椒皮,三斤豆腐干,一只现杀的大鹅,收拾干净之后拿着这几样往客运站走去。

  :。:


  (https://www.uxiaoshuo.cc/364/364014/2158698.html)


1秒记住U小说:www.uxiaoshuo.cc。手机版阅读网址:m.uxiaoshuo.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