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小说 > 我要当女帝,谁反对,谁赞成? > 87.流量小鲜肉

87.流量小鲜肉


  赵御史黑着眼眶走向了御史台, 连续的通宵实在是受不了了,身上也要发臭了,昨天不顾一切回家睡了一觉, 可惜, 一个晚上都在做噩梦, 被像滔滔江水一般的奏折淹没,吓醒后眼眶还是黑的,精神未必就比在御史台合衣睡一会好多少。<aquot;quot;_blank">

  “知足吧。”赵御史对自己说,能够洗个澡,换一身干净的衣服,已经比那些在御史台苦战一个月不曾回家, 苍蝇围着打转的同僚们幸福百倍了。

  他无精打采的走向御史台, 挤过一堆堆的奏折,好不容易找到了自己的座位。其余同僚只是抬起头,用满是血丝的眼睛看了他一眼, 又埋头苦苦批阅公文。

  “唉, 胡雪亭张镇周”赵御史低声骂道,要不是这两个狗屎一般的家伙, 他们至于如此吗

  “你和张仪同熟悉,可否让张仪同出面,劝劝胡雪亭”有御史问道, 一大群御史抬起了头, 谁都没指望胡雪亭会认输什么的, 但是, 大可以换个斗争模式嘛,比如真人k,不是很好吗,何必局限在写奏折告刁状呢,太不符合胡雪亭的一贯性格了,简直是堕落了

  赵御史看着充满期待的同僚们“我已经去过了。”一群同僚们默然,不用问,只看赵御史的那一双死鱼般的眼睛,就知道结果了。

  “唉”叹息声像波浪一般席卷整个御史台。

  一个小吏跌跌撞撞的冲了进来,大声的喊“今天,送奏折的马车还没来”

  一群御史愣住,快递偷懒了

  “不会,他们不敢。”有御史立刻道,原本一个小包裹就能搞定的邮件,忽然变成山一般,多到要用马车拉,驿站自然是怨声载道,但骂归骂,却绝不敢耽误了工作。

  “有可能是信差病了。”某个御史道,别看邮件送到御史台用的是马车,其实从淮南道一路过来,那些信差用的都是驿马,每个人在马上放好几个大包裹,背后还要背一个比人还大的包裹,要是在鼻子上系上一块面巾,就和东瀛的贼一样。就这工作强度,信差累病了也是正常。

  “我看见驿站的人了,没来我们这里”那小吏欣喜的大声说道。

  御史们怔住,忽然跑出了御史台,挤在门口,看着远处分发邮件的驿站小吏。吏部,工部,刑部驿站小吏一个一个部门分发着。御史们死死的盯着那小吏,那小吏终于走向了御史台。

  “唉”失落的长叹声在四处响起,估计是来通知御史台,拉信件的马车坏了,要修理几天。

  “这是今天的信件。”那小吏送出了两三份奏折。御史们死死的盯着小吏的手,赵御史颤抖着问道“所有”

  御史们紧张的看着那小吏,等着命运的判决。

  “所有”那小吏用力的点头。

  “发生了什么事淮南道的信件呢”赵御史毫不犹豫的追问。

  “今天淮南道一封信件都没有”那小吏的脸上同样是不敢置信。

  “究竟发生了什么事”赵御史震惊了,一群御史震惊了,不敢相信眼前的平静。

  “还愣着干嘛回家洗澡睡觉”某个御史大声的喊,谁管淮南道发生了什么,今天集体旷工了再说。

  第二天,第三天,淮南道依然没有一封的奏折,甚至连正常的公文都没有,整个朝廷都惊讶了。

  “这是张镇周终于识大体了”有人惊喜,张镇周恢复冷静,主动放弃和小县令互啄,不愧是一方大员啊,有气度,有涵养,有理想

  “不太像。”有人摇头,要是张镇周放弃了奏折攻势,就该有新的攻击手段,又在何处

  “淮南道到底怎么了”洛阳文武官员一齐遥遥注视淮南道,不明所以。

  扬州。

  “这不可能”张镇周愕然道。一群手下用力点头,一点都没有谎报,是真的。

  张镇周慢慢的拿起茶盏,用力的喝了一大口,打死没想到会发生这种事情,简直比胡雪亭拿把刀冲上来更让他意外。

  “一点库存都没有了”他定了定神,问总管府内管仓库的小吏。

  那小吏摇头“在旬日前,就已经在陆续发放总管府的库存了,到昨天,已经尽数用尽了。”他顿了顿,急忙又补充“我去扬州市面上收购了,但整个扬州,已经一本都没有了,不仅扬州,整个淮南道只怕都没有了。”

  什么东西没有了高级纸张

  丫以为写奏折写公文能随便拿张破烂的纸头写必须用高级纸张朝廷用纸,不求有花边有香气,至少不能墨迹渗开吧,字是人的脸面,这朝廷用的公文信函的纸张,那就是朝廷的颜面。

  这些公务员专用的高级用纸,特别是最高级的奏折用纸,单一郡县的需求量却并不大。小小的郡县,沟通最多的就是上一级的“道”了,一年都没写过几封奏折。纸张长时间不用,是要霉变的,谁都不会把没用的奏折专用纸备上了一大堆,意思意思准备个几十份,足够郡县用好几年了。

  可是,张镇周一发飙,整个淮南道发疯一样的开始写奏折,每人每天三本奏折起步,库存的奏折用纸立马就告罄了。起初还从商号中收购一些,可这使用的数量实在太大,各个商号措手不及,同样飞快的告罄。

  “那你们是怎么坚持这一个多月的”张镇周奇怪了,按照这个说法,其实三天不到,每个郡县的高级用纸就会用光啊。

  一群官员哼哼唧唧,不肯说话。

  “说”张镇周喝道,心里有些惶恐,这些家伙不会拿了用过的奏折纸,在背面二次利用吧

  “是有人在高价兜售。”一群官员低声道。

  张镇周松了口气,不就是亏了点钱嘛,以前有洛阳纸贵,现在冒出“淮南纸贵”,虽然不怎么光彩,但那顶多也就是趣谈,他随口问道“涨了多少”注1

  一群官员互相看了一眼,急忙道“三倍”

  这个价格很离谱,但是商家好利,一心钻在钱眼里,也不奇怪。张镇周只是笑了笑,并不以为然。他只是问道“最近那商家也断货了”心里盘算着,奏折大战都打到纸张都没了,纵观人类历史,就没有出现过被如此密集弹劾的官员,胡雪亭怎么还没有挂冠辞职呢脸皮实在太厚了

  一群官员小心的道“商家收了订金,已经去补货了,顶多五天,就到了。”张镇周笑了笑,五天的停战,不影响大局,反过来可以看看胡雪亭的反应。

  一群官员互相打着眼色,张镇周这人狂妄自大,脑子不怎么灵活啊,急忙赔着笑,扯开了话题。

  当天晚上的时候,张镇周忽然从梦中惊醒。不对啊,要是只是从商号中买了三倍价格的奏折用纸,这群该死的手下为什么吞吞吐吐,好像偷了只鸡似的。

  张镇周细细的寻思,夜深人静,脑子特别的灵活,很快就想到了原因。

  “胡雪亭”张镇周怒吼,惊醒了周围的护卫们。

  “总管”有人急切的敲门。

  “没事。”张镇周大声道。

  护卫们退了开去,小心的检查了门窗,没看见异样,这才放心的离开,心里都明白发生了什么,铁定是张镇周做噩梦,梦见胡雪亭了。

  “唉,张总管已经有心魔了。”有护卫长叹。

  “不打败胡雪亭,张总管此生将毫无寸进。”有护卫脸色肃然,一群护卫认真打量他,最近又看了什么话本,脑子不正常了

  屋子内,并没有点灯,唯有月光透过窗纸,在地上映着斑驳的痕迹。张镇周恼怒的看着天花板,只觉怒从心中起,恶向胆边生,要是胡雪亭此刻在他眼前,他一定不顾一切的砍死了她。

  那些手下为何会对买了贵的奏折用纸吞吞吐吐,理由只可能是一个那些奏折用纸,是胡雪亭卖给他们的。

  所以那群手下们才吞吞吐吐,不敢吭声。骂美国是工作,去美国是生活,毕竟太无耻了。

  张镇周怒气无法停歇,他掉进了胡雪亭的陷阱。该死的胡雪亭早就知道他不,不能用“他”,显得他多么的愚蠢早就知道淮南道会采取奏章大战的方式,更预料到奏折用纸会不够,然后买断了市面的奏折用纸,高价卖给淮南道诸位官员,再然后这群狗屎的淮南道官员竟然还真的高价买了。

  这其中肯定有因为张镇周逼迫的原因,高高的每天三本奏折的任务指标放在那里,淮南道的官员不想被张镇周斥责“失职”“无能”等等,就必须老实的从“被骂被弹劾”的胡雪亭手里买高价奏折用纸。成本对比,显然“买胡雪亭的纸,写骂胡雪亭的奏折”付出的代价,远远低于被张镇周斥责。不过是贵了一些银子,银子的事情,叫做事吗

  张镇周不需要调查,就能猜到“胡雪亭是奏折用纸垄断专业户”是怎么暴露的。淮南道的官员再愚蠢,也绝不会公然去买胡雪亭手里的货物,胡雪亭肯定有代理人出面的,转了这个弯,淮南道的官员虽然敏锐的发现了背后的老板是谁,但大可以推卸不知道,大家一团和气。

  胡雪亭从中赚了多少钱张镇周丝毫不在意。他继续深思的,并且怒气勃发的,是胡雪亭为什么要卖奏折用纸给别人,然后看着被人写奏折弹劾自己。

  视名誉为生命的张镇周怎么也想不通。

  “到底,陷阱在哪里”张镇周苦苦思索,不得要领。

  丹阳。

  一辆辆马车靠着右边前进着,有几个人不耐烦前面的速度太慢,跑向了空旷的左边,立刻有红袖箍厉声的呵斥“你逆向行驶罚50文不给就抓你去做苦力”

  某辆马车上,一个青年掀着帘子,看着逆向行驶的人老老实实的掏钱,心里很是鄙夷,就像重重的一口浓痰吐出去,一转眼,看到红袖箍向这里瞄了一眼,猛然醒悟吐痰也要罚款,又急忙忍住,放下帘子,缩回了马车内。

  “这丹阳县处处违反礼仪,利字当头,实在是大随的耻辱”那青年对着车厢内的中年人道,为了罚钱,拉屎撒尿要管,吐口痰要管,说话要管,现在连走路也要管,以后是不是呼吸一口空气也要管即使身为生意人,他也看不惯这种市侩心态。

  “若人人以利为先,天下焉有大义”青年怒气冲冲。

  中年人温和的看着他,带他出来,果然是对了,关在家里就要变傻子了。他问道“这丹阳城,比江宁如何”

  那青年傲然道“不如多矣。”其他不说,这面积,这人口,就算饶丹阳一只手,依然吊打丹阳。

  “江宁郡街头,有多少马车”中年人继续问道。

  那青年认真的想,又看了看马车外,应该和外头差不多。他立刻明白中年人想说什么了,急忙补充道“这几日丹阳风头正劲,商旅多些,过几日风头过去,自然没有江宁的数量多。”

  中年人淡淡的道“你看看窗外。”

  那青年老实的看马车外,不久,惊讶的道“咦”

  中年人微笑,总算没有傻到家,还是发现了端倪。

  那青年大声的笑道“前面有庆丰小笼包”

  噼里啪啦

  “老子让你看小笼包”

  青年莫名其妙,那看什么啊不就是一条街道,一些路人甲嘛。

  “拥堵”中年人已经不抱希望了,直接点明。“这丹阳的马车行人数量不下江宁,为何这路上就没有拥堵”那青年惊愕了,再看向马车外。

  “别看这行人马车右行的规则很简单,可偏偏透着大学问”中年人厉声道,“你记住高人带头做事,普通人跟随,白痴反对你做不了高人,起码别做白痴”

  那青年一脸的受教,心里很是不服气,右行就是高人了

  距离丹阳县衙还很远,就能看到无数的人挤在衙门口,有衙役厉声的指挥着排队。

  “都排好了谁敢乱挤,立马抓起来”衙役的声音凶狠极了。

  “衙役老爷,县尉小娘亲什么时候办公啊”有排队的人看看高高的日头,以及紧闭的县衙大门,小心的问道。

  “县尉小娘亲什么时候办公,是你能管得吗”衙役怒喝,再敢废话就抓起来

  马车上的青年忍不住低声冷哼,就这官威,就知道丹阳县的官员横行不法,鱼肉乡里。他没有愚蠢的拍案而起什么的,只是转过了头,四处的看。

  “咦”那青年忽然惊讶的道,中年人准备挽袖子,要是再敢说看见小笼包什么的,就算是亲侄子照样打死了。

  “那不是福记的掌柜吗”那青年道。

  中年人急忙顺着手指看去,长长的队伍中,果然看到了福记掌柜的身影。

  “他怎么也来了”青年愕然,还以为只有自家商号跑到这穷乡僻壤来,没想到福记这种级别的商号竟然也来了。

  中年人嘿嘿冷笑,这长长的队伍当中,怎么可能只有福记的掌柜,只怕更大的商号都来了。

  “走,我们去排队。”中年人催促着。

  排在中年人前头的,好像是一家人。

  “你们从远道过来的”中年人问道,那一家人回应着,“是啊,很远的地方呢。”

  “冲着买田来的”中年人继续问。周围很多排队的人微笑,现在别说淮南道了,整个大随,还有谁没有听说丹阳可以免息五年贷款买十亩地。虽然完全没有听懂什么是“免息五年贷款”六个字,但是大致意思都明白了,就是不要钱不要租白种五年,五年后有钱了再买。

  “十亩地啊,我家从此就能过上好日子了。”好几个人幸福的期盼着,拖儿带女,千里迢迢来到丹阳,要不是为了美好的未来,谁吃饱了撑着。

  不少人微笑着,县尉小娘亲只说新户每户可以无息贷款五年,没说每户是多少人,他们都是一人一户的,一家五口就有五十亩地,这下发达了。

  “五十亩地,你种的过来吗”中年人问道,十亩地都够呛。青年看看一家五口当中老的老,小的小,真心不认为可以种五十亩地,只怕有大半会荒废掉了。

  一群人大笑“种不过来,我可以租给佃户啊”天下没地的人多了去了,有了五十亩地,还怕没人种吗大不了别人家的佃租都是四六开,他们少收点,,还怕租不出去

  “可是,租出去,这收成怕是五年后还不上贷款。”中年人看看青年,青年用力的点头,虽然没有种过地,但是收成还是知道的,田地全部自己种,节省点,五年后还上贷款的难度都很大,要是租给别人,肯定还不上。

  “就是真的没人租,也不要紧啊。”有人大声的笑,这个衣服穿得很体面的中年人原来是白痴,果然有钱人都是蠢货,只有穷人最聪明。

  “为何不要紧”不等中年人问话,青年虚心请教。

  “有五十亩地的收成,难道还买不了十亩地吗”一群人鄙夷的看着青年人,再一次证明了有钱人都是“我走前来牛走后”的白痴。注2

  还不上租金的四十亩地怎么办当然是官府爱怎么就怎么,老子还不上贷款,你丫收地啊,还能怎么着。

  青年汗水淋漓,充分理解了群众的智慧。这些排队买地的善良百姓根本就没人想过要自己种地,只是想着利用“五年免息,每户十亩”的漏洞,一口气白捡五年的租金,然后买了十亩地而已。

  中年人又道“可是,我听说胡县令现在不是县令了,只是县尉,而且”

  后面的话不用说,谁都想到,县令小娘亲能够完蛋,县尉小娘亲也挺不了多久。免掉了掌柜,还能不免账房吗前头掌柜签下的协议,后头的掌柜还认吗这种简单的问题,多问都是白痴。

  “唉,所以我紧赶慢赶就来了啊。”有人叹息,天上掉馅饼的最大的问题,就在于这里了。必须趁着胡县尉还健在,赶紧把买地的事情办妥了,等胡县尉嗝屁,很有可能就没有这么便宜的事情了。

  队伍越来越长,转了好几个弯,直到太阳快到正中了,县衙的大门才终于打开了。欢呼声四起。

  “都排好了”衙役们怒喝着。

  排队的人规规矩矩的进去“县尉小娘亲,我想贷款买十亩地。”一人一户,一户十亩,绝对符合标准。

  排在后面的人又是低声而压抑的欢呼,谁说没有天上掉馅饼的事情,这就是

  胡雪亭惊愕的看看排在那人身后,一看就是一家人的孩子和妇女,再看看跪在地上的人“世上竟然有这么多急着去死的人”

  欢天喜地的跪在地上的人愣住了,毛意思,难道要不认账他愤怒的斥责“县尉小娘亲,这是说好的,你不能不认账啊”

  “什么想不认帐”惊呼声越传越远,整齐的长队开始骚动。

  “县尉小娘亲,白纸黑字写的明白,只要在丹阳入户,就可以五年无息贷款,每户购买十亩地。”那人愤怒的道,“你不能赖账不认”

  “就是这样”无数的人怒吼,官府言而无信,太无耻了,必须按照说好的办理

  “看看那边的人头。”胡雪亭指着远处的树上,众人这才注意到,那里挂着好几颗人头,随风飘荡。

  “啊”有人惨叫,刚才就顾着憧憬地主生活了,没注意看四周。

  “你们来晚了,”胡雪亭冷笑,“早有人想出了一人一户,一户十亩地,然后租给别人,白拿五年租金,五年后只买十亩地,甚至第四年直接跑路的主意。”

  四周更加安静了,当真是针掉在地上都能听见。

  “本官是没想到你们这么机灵,人人的数学都学的这么好。可惜,敢糊弄本官的,本官就砍下他的人头”

  “现在,规矩改了。五年免息贷款不变,贷款要每年还,还不上的,直接充军。敢租给别人收租的,直接杀全家。”

  一群善良的怀着地主收租梦的百姓们惊恐的看着胡雪亭,果然是不讲理的官老爷啊。

  “想要做梦当地主的,要么人头挂到树上,去阴曹地府做梦,要么老实种地,省吃俭用每年分期还贷。何去何从,速速决定”胡雪亭厉声道。

  那排在第一位的人抖了半天,回头看看妻儿,颤抖着问道“我只免息贷款五亩地,不,三亩地,可以吗”三亩地,已经是他一家人使用落后的工具,能够正常耕种的极限,省吃俭用,再借点钱,五年后还上银子的可能性还是极大地。

  “可以,过来画押”胡雪亭道。

  那一家人恭恭敬敬的磕头,拿了三亩地的地契,一脸死里逃生的惊喜,走出了县衙。

  “无论如何,我们起早摸黑,五年后,我们就有自己的田地了。”“嗯,我们现在累点,五年后,我们家就有三亩地了”那家人互相安慰着,随便就变成地主老爷的美梦醒了,取代的是终于有了三亩地的美梦。

  排队的人们唉声叹气,有人窃窃私语,和家人讨论着全家到底能干几亩地的活,有些人却离开了队伍。

  “老子要想起早摸黑的干活,哪里不能干,凭什么跑到这么远的丹阳小地方来”有人愤怒的看着县衙,只觉胡雪亭太不讲理,就知道欺负老实人。

  “呸”有人愤怒的吐痰,恨不得唾沫淹死了胡雪亭。

  “大胆罚款3文钱”一个红袖箍嗖的冒了出来,眼神放光,“敢不给罚款,立刻抓起来做苦力”

  有一些穿着文士服装的人站在远处观望,有人用力的摇头。胡雪亭的行为太随心所欲,既不符合圣人之言,也不符合主流观念,对待老实善良的百姓,怎么能用刀子呢,太凶残了。

  “须知兵者乃凶器也,圣人不得已而为之”“水能载舟,亦能覆舟”“防民之口,甚于防川。”还以为整个大随朝都四处流传的“江南小洛阳”多么了不起,原来不过是一个不通圣人之言的酷吏乱来而已。

  有人却认真的思索,这圣人嘴中的善良百姓,只怕不太善良啊。难道只有用刀子才能让百姓善良人之初,性本善,到底对不对话题太大,只觉越想越是茫然。

  “我们多住几日,细细看看吧。”有人说道。

  “县尉小娘亲,我想在丹阳开店铺,是不是可以免五年赋税”福记的掌柜淡定的问道,人群中好些衣衫不错的人紧紧的盯着看。

  “是。”胡雪亭淡定的答应,“但是,只能保证本官在这里的期间。”

  一群生意人懂,换了新官可能就不认了,不过,他们其实并不在乎那一点点赋税。

  “这丹阳县没有城墙,如何防盗”福记的掌柜问道,别以为大随朝富裕,就没有强盗了,好吃懒做,以为抢劫能致富的人多的是。

  “本县有五百铁骑,数月之内,将横扫附近的所有盗贼。”胡雪亭道。

  “好。”福记的掌柜点头,签字画押买店铺。一个个商人同样签字画押。

  晚上,客栈之中。

  “叔叔,为何你们都看好丹阳。”那青年问中年人。

  中年人笑“你觉得,本商号在中原地区,能快速的赶上福记吗”

  青年摇头,中原地带,尤其是关中,所有商业利润已经瓜分完毕,像他们这种后发的小商号,能保持不被挤垮,已经是费尽了心机,怎么敢做梦打垮福记这种老字号。

  “是啊,中原的馅饼已经分完了。”中年人道,“可是,江南没有啊。”

  “江南可没什么人烟。”青年摇头,别看魏晋南北朝的时候,大量的人口过江逃命,一旦天下安定,又会继续回到中原地带。不是时事所迫,谁愿意待在落后的江南啊,想吃个炊饼都没有。

  “天下承平数十年,人口越来越多,不去江南都不成了。”中年人笑,否则,朝廷为何要设立淮南道,为何要东迁洛阳。关中已经没有了发展的余地,只有南下。

  青年人摇头,想要提早在江南布局,也可以去江宁啊,起码有高大的城墙。

  中年人笑“江宁和中原又有何区别”所有的利益早已瓜分完毕,后来者插针都欠奉。同在长江以南,丹阳确实没有江宁大,甚至连城墙都没有,可是,却没有固有的大势力。

  “而且,丹阳很有大兴的可能。”中年人皱眉,有些吃不准。

  道路好,交通好,卫生好,治安好,人人会说洛阳话,这许多条件加在一起,整个大随好像真的只有洛阳能比,下雨后,洛阳还未必能比得上丹阳。这样的城市,为何就不能成为江南的货物转运中心呢但这个推测太巨大,没人敢打包票。开个小铺子,看看将来局势会怎么走,对商号来说,几乎没有损失,何乐而不为

  胡雪亭看着丹阳的街头人来人往,一个个店铺开张,忙着从马车上卸货,放声大笑“天下英雄,尽入吾彀中矣”

  石介皱眉看她,少吹两句会死啊。

  “你到底要折腾什么”石介很不明白,每天被人骂千二百次了,笑眯眯的不当回事,那是气量大,唾面自干。但是辛辛苦苦跑老远收购高级用纸,卖给写奏章骂她的淮南道官员,说没圈套都没人信。但石介怎么都想不通是为了什么。

  “宣传啊”胡雪亭道,想要发展丹阳,少不了人口和商业,但是,大随朝谁知道丹阳啊江南小角落的小县城,别说普通人了,只怕洛阳的官员们都没几个知道。

  想要让大家知道丹阳,来丹阳,自然必须靠广告和炒作了。

  “什么是最好的广告”胡雪亭严肃无比,当然是抓住所有人眼前的新闻。在大随朝,还有比一个小县令和淮南道行军总管互怼更大的新闻吗

  “流量为王”胡雪亭教导石介,有人关注,就有机会,这是超前了1400年的知识,今天免费教了你,不谢。

  每天一千二百本奏折,足以让洛阳所有官员痛骂,让洛阳所有百姓知道丹阳。

  在百姓们喜闻乐见的官老爷互怼出丑的过程当中,自然会激发无聊的百姓们自发的挖丹阳的根底当话题,什么“江南小洛阳”,“随地大小便罚款3文钱”,“不说洛阳话就罚款”等等匪夷所思的事情,就会不断地扩散,不断地讨论和传播,直到半个大随朝的人都知道,进一步让一些有识之士产生了到丹阳看一看的决心。

  “和张镇周互相奏折弹劾,从一开始,我就立于不败之地。”胡雪亭笑,对官员来说,找一些鸡皮蒜毛的事情弹劾算个毛啊,不论是张镇周还是她,都不会有一丝一毫的实际影响。

  “淮南道对我的弹劾,根本动不了我一根毫毛,我何必怕他们弹劾我弹劾我越多,我名气就越大,丹阳的名气就越大,来丹阳的人就越多,我得到的好处就越多,我怎么能不赶紧给淮南道官员准备奏折用纸”

  “这还只是发展丹阳的实际利益。要是算上我个人的利益,只怕更大。

  奏折大战,天下皆知。张镇周与我都是分毫无损,可是,堂堂淮南道总管若是动不了小小的县令,谁会以为是平手显然是我赢了。能赢了张镇周的人,谁敢小觑

  本座名动天下,豪杰来投,又有丹阳为根基,要人有人,要钱有钱,将来天下大乱,本座立马自立为王,横扫整个江南,进而过长江,兵进洛阳,坐拥中原,号令天下,谁敢不从然后北上灭李唐,收服李二做小弟,东灭高丽喂,师父,你怎么走了,我还没有说完啊。”想和更多志同道合的人一起聊《我要当女帝,谁反对,谁赞成?》,


  (https://www.uxiaoshuo.cc/304/304201/1565416.html)


1秒记住U小说:www.uxiaoshuo.cc。手机版阅读网址:m.uxiaoshuo.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