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小说 > X部队 > 第一百四十八章:神秘的古墓

第一百四十八章:神秘的古墓


  哨卡建在一个山谷的入口端,是通往阿富汗的必经之路。颇有些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气势。面对身后紧紧追赶的坦克,匪徒们的防御圈越来越小,等这些手持重火力的匪徒被全部歼灭,剩下的人只有任人宰割的份儿了。

  后面有重兵追赶,前面有雄关挡道,两害相衡权其轻,匪徒们商量了一下,开始集中兵力,对枭凤和石猴儿坚守的哨卡,发起猛烈的进攻。

  置于死地而后生。两个少年明白了这句话的含义,这些匪徒久经战火,都有着过硬的军事素质,他们选择的进攻路线十分刁钻,尽量在碉堡射界的死角匍匐前进。

  枭凤和石猴儿终于明白了,为什么要有一高一矮两个碉堡了。矮一些的碉堡,就是把大碉堡没有覆盖的射击死角补上。

  枭凤下到小碉堡中,去的时候顺手看了一支狙击步枪,这小子虚荣心很重,怕万一打不好,被石猴笑话。枭凤透过比地面高不了多少的射孔,看到地面都是快速移动的匪徒,已经接近到碉堡七八百米的距离。

  枭凤架好*,打碎了一个匪徒的脑袋。其他的匪徒没有退缩,似乎向前运动得更加迅速了。枭凤又开一枪,击毙了一个匪徒。就在他射击的间隙,一个匪徒翻身跃起,用快得让人难以置信的速度端起轻机枪,对着枭凤藏身之处开了火,挺机枪子弹顺着射孔飞进碉堡,撞在对面的墙壁上,形成跳弹,一时间碉堡内子弹乱飞。吓得枭凤藏在弹药箱后,才算躲过一劫。

  枪打出头鸟,轻机枪手还没打完一匣子弹,石猴儿的*就敲碎了他的脑袋。枭凤把*丢在一旁,操起一挺重机枪,像碉堡外开火。12.6毫米的强装子弹,以每分钟440发的射速,泼水般地向敌人扫去。一时间,地面上绽开了无数朵血花,红白相间,煞是好看。

  近在咫尺的同伴,被打得血肉横飞,深深的刺激着那些还活着的匪徒。恐惧在匪徒中间传播,有人发出女人般的尖叫,站起身来,转身就逃。逃跑的敌人,速度显然没有重机枪的子弹快,三发子弹就把他打成两段,腰部以上落在地上,由于惯性,双腿又向前跑了十几步,才倒了下来。

  进攻受阻,拥有重武器的阻击人员,也在坦克的打击下所剩无几,再也无法组织起有效的抵抗。坦克一直不急于进攻,一来是匪徒们还有一部分反坦克器材没有耗尽,二来是坦克进攻速度快,后面的步兵没有及时跟上来。现在步兵们已经到达了攻击位置。坦克也可以毫无顾忌地杀入敌群,用炮弹和同步机枪的子弹告诉试图顽抗的匪徒们:放下武器,投降才是你们唯一的出路。

  枭凤和石猴儿的配合也渐入佳境,一条百发百中的*,和一架重机枪构成的火力网,成了一道不可逾越的天堑。两个少年硬是用精准的射击,把碉堡前1500米内的敌人杀得一干二净。两辆坦克从敌群中穿过,在碉堡前调转炮口,彻底堵死了敌人逃跑的路线。

  匪徒们已经被坦克成功分割包围,飞走的直升机也重新加入战团,全副武装的边防军战士想要在此时冲入战场,却遭到战场指挥员严厉的拒绝。在胜局已定的情况下,不能再付出一丁点儿多余的代价。

  空中直升机在盘旋扫射,地上坦克在炮击碾压,将近七百人的匪徒武装,最后只剩下不到五十人,他们把枪丢在地下,乖乖的举起了双手。

  增援哨卡的边防军战士到达时,战斗已经结束了,他们在距离哨卡不远的树丛中,找到了战友的遗体。烈士们的衣服被扒光,头也被割掉,身体上遍布着累累伤痕。匪徒的残忍理应要付出代价,那些投降的家伙,自然成了战士们发泄的目标。

  一个维族军官的弟弟在这个哨卡被匪徒们残杀了,哭泣的哥哥从地上捡起一把匪徒们丢弃的弯刀,把一个面带笑容的俘虏,斜肩带背砍做两段。剩下的俘虏面如土色,吵吵着要边防军战士执行《日内瓦公约》,公约里有对放下武器的战俘,不能加以伤害的条款。

  前线作战指挥部的首长,特别能理解战士们此刻的心情。他拉着维族军官的胳膊,铿锵有力地说道:“杀死一个放下武器的懦夫,除了证明你无能,你什么也得不到,要为牺牲的战友报仇,就要在战场上杀光这群王八蛋,杀这些放下武器的懦夫,真怕脏了自己的手”。

  维族军官把弯刀抛向远方,蹲在地上,抱着头痛哭起来。安抚下情绪激动的维族军官,首长脚步匆匆的来到哨卡碉堡前。今天的胜利,这两个少年立下汗马功劳,首长要把他们带到大家面前,享受大家的掌声和赞誉。但令人奇怪的是,两个少年竟然不见了。

  枭凤和石猴儿正在完成自己的承诺,在陨石坠落的地方,寻找送给情人的礼物。首长找到他们时,两个少年正在被烧焦的土地上挖地三尺,在他们的背包旁边,已经堆起了两座小山一般的陨石堆。

  看到首长亲自前来问候他们,两个正在用工兵锹寻找陨石的少年一齐敬礼,向首长问好。正想说些什么,突然有人急急忙忙的过来报告:在直升机坠毁的小丘上,出现了一些奇特的现象。

  直升机坠毁时产生的巨大冲击力,在山丘顶上留下一个直径三十多米,深约四五米的深坑,坑中遍布碎石黄土,中间隐约夹杂着在这个地方不应该出现的青砖碎块。战士们清理直升机残骸时,竟偶然发现在碎砖石的下面,出现了一个砖砌弧形的人工建筑。

  首长带着枭凤和石猴儿赶到现场时,深坑内的杂物已然清理完毕,一片青砖铺就的弧形建筑的顶部呈现出来。首长在坑内走了两圈,命令手下的参谋:“向上级请示,阿克莫拉发现一座古墓,派考古队马上过来,进行抢救性发掘”。

  首长焦急的心情可想而知,古墓的位置靠近边境,一旦发现古墓的消息走漏出去,境内外的盗墓贼一定会闻风而动,到那时候,还是要边防军出动兵力,对古墓进行保护。

  考古队的专家接到通知后六个小时,就由军方提供的直升机到达了古墓现场。为首的是一个四五十岁姓孙的中年人,他是西域墓葬研究的首席专家。

  孙专家只看了一眼,就判断出这是一座唐代的古墓。这些青砖建筑是地宫之上砌筑高大的砖城,在砖城内添土,使之高出城墙成一圆顶.这种城墙称之为“宝城”,高出的圆形坟头,称之为“宝顶”。

  宝顶在爆炸中受损严重,考古队轻易的打开宝顶,下面是厚厚的填充物。出乎考古专家的想象,古墓的填充物不是普通的黄土,而是洁白细腻的河砂,这些河砂出自印度河流域,运到阿克莫拉墓地,中间有将近五百公里路程,在交通并不发达的唐代,这是一项十分宏大的工程。

  唐代时,西域各国没有土葬的风俗。拥有这种宝城宝顶墓葬方式,并且规模如此宏大的,一定是声势显赫的汉人。唐朝对西域的有效控制不足百年,在这短短几十年时间里,是谁在这里做出一番事业,并且埋骨他乡?墓主人给大家留下无数的疑问,这一切,都要等打开墓室的那一刻才能揭晓。

  细密的河沙下面,是三十公分见方的石梁,帕米尔高原上的石材坚硬如铁,单单制造这些石梁,就要消耗无数的人力和物力。石梁的缝隙里,都用铁水灌注起来。考古专家们并不急于打开这些石梁,而是根据周围的地势,寻找进入墓室的通道。

  这是一座十分规矩的唐代墓,三面环山,讲究风水的古人把墓道留在没有山的那个方向,考古专家毫不费力的找到了它。

  打开石制墓门后的断龙石,显露出108级向下的台阶。这里是高原气候,天气干燥,气候寒冷,虽然墓室深埋地下,却没有积水。 台阶的尽头,是宽约三米,四米多高的墓道,墓道里到处是散乱的尸骨。两侧石壁上是栩栩如生的壁画,壁画的内容是一个威风凛凛的唐代将军,骑着一头战象,身后跟随着一群打扮的稀奇古怪,手里的武器也是五花八门的土著,正在和敌军作战的场景。被唐代将军带领土著打败的敌人,跪在地上乞求活命,看面相依稀就像现代的印度人。

  考古队的专家,在边防军战士的帮助下, 把墓道中的尸骨残骸收拾干净,大家才得以顺利地进入到墓室中间。墓室内大的出奇,堆满了无数的随葬品,其中以黄金饰品最多,单是纯金打造的金佛就有108尊。

  一座巨大的棺椁摆放在墓室正中,棺椁前的石阶上,放置着一副纯金打造的盔甲,虽然历经千年,依然熠熠生辉,仿佛在等待主人重新归来。在棺椁的一侧,是一座墓碑,墓碑上篆刻着大唐安西侯平南大将军玄策王公永镇于此。墓碑的后面是王玄策的墓志铭。

  这个人在史书上籍籍无名,到底什么来头,死后极尽哀荣?

  此时,考古专家已经完成了墓志铭的拓片工作,根据墓志铭的记载,结合墓室中的壁画,考古专家为大家讲述了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 。


  (https://www.uxiaoshuo.cc/303/303789/1879062.html)


1秒记住U小说:www.uxiaoshuo.cc。手机版阅读网址:m.uxiaoshuo.cc